當前正值10月蚊媒傳染病快速增長和高位流行期,疊加國慶中秋假期師生高頻流動,校園面臨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輸入與聚集的雙重風險。為守護全市師生健康與校園平安,近日,湛江市教育局向全市師生員工及家長發布疫情防控工作倡議書,從清積水、滅蚊蟲、防叮咬、返校防護四大維度提出明確要求,凝聚家校合力共筑安全屏障。
倡議聚焦“源頭防控”,首推“翻盆倒罐清積水”行動。市教育部門明確需重點排查房屋前后、花園、陽臺、天臺、水池、樹洞、綠化帶等區域,及時清理廢棄容器、水養植物容器、輪胎、塑料垃圾、竹筒等積水;同時關注廚房、衛生間閑置容器及飲水機托盤等易被忽視的積水點,從源頭切斷蚊蟲孳生路徑。
在“主動滅蚊”與“科學防叮咬”方面,倡議給出具體操作指引。居家發現成蚊時,可使用有合格證號的殺蟲氣霧劑、蚊香等衛生殺蟲劑,施藥后需關閉門窗0.5至1小時,通風20分鐘后方可進入;也可通過電蚊拍直接擊殺。防叮咬則需“內外兼修”,家居安裝篩目小于20目(篩孔平均邊長0.9mm)的紗門紗窗,紗窗噴灑殺蟲劑可增強效果,睡覺時需使用蚊帳;外出時穿淺色長袖衣褲,避免在上午7-9點、下午4-6點蚊蟲活躍時段,在樹陰、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針對假期前后師生流動特點,倡議特別強調“返校防護不松懈”。返校前,師生需開展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癥狀須暫緩返校,及時就醫并報告班主任;返校后12天內,需持續做好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上述癥狀,需立即向班主任報告并就醫,同時如實告知旅行史和蚊蟲暴露史,確保個人健康與校園安全“雙保障”。
此次倡議書的發布,進一步明確了家校協同防控的具體責任與行動方向,為湛江市國慶中秋假期前后校園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助力構建“人人參與、群防群控”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