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賽迪顧問發布《2025年中國數字城市競爭力研究報告》,湛江市再度躋身全國數字百強市榜單,位列第78名。這是湛江自2023年首次上榜以來,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且始終保持粵東西北地區唯一入選城市的領先地位,為加快打造“AI滲透之城”“邊緣AI應用產業之城”提供堅實支撐。
“新基建”提速,夯實數字城市根基
據了解,目前湛江已完成市級政務外網“一網多平面”改造,實現市縣鎮村四級政務外網全覆蓋,建成的國產政務云平臺穩穩支撐著全市97個單位236個系統的日常運行。
作為省“自主可控域名解析根服務”試點地市,湛江還成立數字政府信創適配中心,通過常態化“湛盾”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筑牢防護屏障,曾獲“粵盾—2022”地市優秀防守單位獎,位列全省第6名,獲評“粵盾—2023”“粵盾—2024”優秀組織單位。
在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湛江更是率先發力,成為省內繼深圳之后第二個開通無人機血液運輸航線的城市,10個縣(市、區)82個鎮街實現無人機資源全覆蓋,60條規劃航線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數字動能。
推動數實融合,數字城市活力涌現
早在2022年,湛江就推出全省首個公共數據與企業數據融合創新產品,創新打造的“數衍可信域”斬獲中國國際數博會首屆大數據大賽唯一一等獎。
2023年,全省首個實體數據交易服務基地在湛江揭牌,如今已指引服務相關企業在廣州數據交易所成功登記數據產品、數據能力、行業指數等三十多個,覆蓋金融、工業、農業等領域。其中,“聯凍乾行”數據產品幫助超百家水產企業獲得貸款超11億元,湛江公交集團“智能公交智能調度管理系統”數據產品實現國企數據資產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湛江交投“智慧停車”“湛江海灣大橋交通流量”等產品獲得數字資產融資,海洋漁業可信數據空間更入選省重點數據空間建設項目清單。
近年來,湛江先后躋身“2023城市數據要素市場發展100強”“2025中國城市數據要素100強”。
數字治理效能提升,轉型溫度可感可及
當前,在湛江的政務服務大廳,全市24個部門786個事項實現“一窗通辦”,企業開辦可“掌上全程辦”且0.5天辦結;2467臺“粵智助”自助機實現鎮街全覆蓋,累計服務群眾101.3萬人,辦理業務663萬件。線上“粵省事·i湛江”專區上線902項服務,全省首創的“用電報裝物權證明審批”掌上服務惠及萬千家庭,10066個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平均跑動次數僅0.089次。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在全省率先實現12345熱線與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和水電氣熱等公共事業服務熱線的聯動,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實現智能響應服務,用科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數字百強市“三連冠”,為“AI滲透之城”添底氣
如今,這份數字百強市“三連冠”的成績單,正成為湛江打造“AI滲透之城”“邊緣AI應用產業之城”的最強底氣。按照《湛江市加快打造AI滲透之城行動方案(2025—2027年)》部署,湛江正聚焦“算力、算法、數據、場景、產業、生態”六大關鍵要素,提出“七個一”保障措施,構建“6+7”協同推進體系,打造特色鮮明的AI滲透示范城市與邊緣AI應用產業高地。
目前,全國首個紅樹林入侵物種無人機識別算法模型完成數據產權登記;完成公積金中心、司法、衛健等部門首批場景對接,模型調用量累計近萬次;聯合深圳共同打造數字深圳—數字湛江聯合創新中心,實現兩地共享資源、共育場景、共創產業。國內邊緣AI“第一股”——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湛江落地子公司,成立湛江第一家AI產業領域企業,推出AI智能硬件產品矩陣;派寶機器人、水下清潔機器人等項目相繼入駐,湛江制造業邊緣AI應用生態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