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湛江市教育局向全市師生員工及家長發布防控倡議書,從清積水、滅蚊蟲、防叮咬等方面發出具體行動號召,凝聚家校合力筑牢疫情防線。
基孔肯雅熱通過伊蚊(花斑蚊)傳播,預防關鍵在于切斷蚊蟲滋生與叮咬鏈條。為此,倡議書從五個維度提出詳細防控指引:
源頭管控清積水是核心舉措。室內需對水生植物縮短換水周期,夏季每2-3天換水洗瓶,杜絕花盆托盤積水;廚房、衛生間的閑置容器、飲水機托盤等易積水處要及時清理。室外重點排查房屋前后、陽臺、天臺、綠化帶等區域,對廢棄容器、輪胎、塑料垃圾等可能積水的物品,要么清除丟棄,要么翻轉倒扣,從源頭消除蚊蟲“溫床”。
科學滅蚊無死角方面,倡議家用合格殺蟲氣霧劑、蚊香等產品時,需關閉門窗后施藥,人員撤離0.5-1小時,通風20分鐘再進入;也可采用電蚊拍等物理方式擊殺成蚊,確保居家與戶外環境全面消殺。
個人防護需記牢。室內建議安裝紗門紗窗(紗網篩目小于20目),并在紗窗噴灑殺蟲劑,睡覺時使用蚊帳;室外要穿淺色長袖衣褲,避開蚊蟲活躍的上午7-9點和下午4-6點在樹蔭、草叢等陰暗處逗留,外露皮膚和衣物可涂抹含避蚊胺、驅蚊酯等成分的驅蚊產品。
針對秋季開學,倡議特別強調返校全流程防護。返校前要查詢途經地和校園所在地疫情,備好防蚊用品;途中優先選擇有防蚊設施的交通和住宿,主動清理周邊積水,全程做好防蚊措施;返校后14天內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發熱、關節痛等癥狀立即報告并就醫,如實說明旅行史和蚊蟲暴露史。
此外,倡議提醒出現相關癥狀者需及時就醫早治療,尤其有流行地區旅居史或明確蚊蟲叮咬史者,應主動向醫生說明情況。
“一人一份力,平安護家園”。倡議書呼吁全體師生和家長從自身做起,通過點滴行動筑牢校園與社區防控屏障。目前,全市各校正積極推動倡議落地,家校協同防控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