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旺海杯”第四屆漁菁英挑戰賽決賽在廣東海洋大學開幕。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楊洲,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農林學科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郭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解綬啟,河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聶國興,大連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文合,廣東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調研員楊立群等出席開幕式。廣東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譚北平主持開幕式。

本次大賽是在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下,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專門面向在校研究生的全國性賽事,秉承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參與為支撐”的運作模式,旨在通過競賽和激勵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高層次人才自主創新進程,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

楊洲表示,本屆賽事共有41所高校、93支隊伍、440名師生經過初賽遴選齊聚于海大、同臺競技。要以賽事為窗,展現海大人“耕海牧漁”的傳承與擔當,為海洋強國、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注入青春動能?;赝?0年辦學歷程,廣東海洋大學始終與國家海洋事業同呼吸、共命運,以“堅守”立根,以“創新”賦能,在南海之濱書寫了“以海育人、以才興?!钡钠?。漁菁英挑戰賽與廣東海洋大學的相遇,正是“堅守”與“創新”的雙向奔赴。賽事倡導的“科技強農、創新興漁”理念,與海大九十載辦學初心使命高度契合;同學們帶來的創新方案,也正是當下漁業產業發展最迫切的需求。海大已做好充分準備,會以高質量的服務、高規格的保障,為大家搭建交流切磋的平臺,讓每一支隊伍都能在賽事中展現才華、收獲成長,留下一段難忘的海大記憶。
劉文合表示,漁菁英挑戰賽自2019年啟動以來,尤其自2021年起,與“科技小院”“牛精英”“科技作品”“志愿者技能”等其他4個專項研究生賽事作為“鄉村振興科技強農+”的子賽事,被納入國家級的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這對我國農林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進一步推動研究生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育人和創新創業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漁菁英挑戰賽”始終秉持初心,常辦常新,賽事規模節節攀升,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目前已成為全國海洋水產領域研究生展示才華、行業企業遴選人才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生動實踐。
楊立群表示,在廣東漁業人才培養的版圖中,廣東海洋大學無疑是最堅實的“基石”之一。作為扎根南海、深耕海洋教育的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始終以“服務海洋事業、培育行業英才”為己任,把課堂延伸到漁區一線,把科研聚焦到產業痛點,培養的一代代學子,帶著“懂技術、接地氣、能解難題”的特質,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漁業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希望學子們以本屆賽事為契機,把創新思維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既練就解決實際問題的“硬本領”,也涵養扎根海洋事業的“真情懷”;更希望學子們能借助“百萬英才匯南粵”的東風,感受廣東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決心與活力。省教育廳研究生處也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推動高校進一步對接海洋經濟發展需求,優化研究生培養方案,讓教育更“貼”產業;另一方面,也將積極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政策,為優秀研究生人才在粵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支持,讓更多“漁菁英”能在廣東這片熱土上發光發熱。
郭鑫表示,漁菁英挑戰賽是推動研究生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本屆賽事內容更加聚焦“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藍色糧倉”等國家戰略需求,推動水產育種、智慧養殖等前沿技術與產業實際緊密結合;賽事規模和質量再上新臺階,參賽高校和團隊數量持續增長,項目覆蓋領域更廣、實踐性更強,充分展現了漁業領域研究生教育的活力與潛力。希望學子們以此次賽事為契機,踐行“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的要求,以此次賽事為起點,承匠心,創未來。全國農業專業學位教指委和農林學科工作委員會將持續推動涉海涉漁高校教育資源與漁業產業資源深度融合,搭建更廣闊的平臺,讓更多“漁菁英”從賽場走向產業一線,為農業強國、海洋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參賽代表、廣東海洋大學學生李立賢宣讀了《文明競賽公約承諾書》,大賽專家委員會代表、吉林農業大學王桂芹老師宣讀了《評委公約承諾書》。
開幕式之后,25日上午進行了專業知識競賽,25日下午進行專業技能競賽,26日上午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競賽和頒獎典禮暨閉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