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直接在電腦操作幫我調出了前幾天拍的CT,手機上也可以查閱電子版,看病就醫全程免帶膠片,輕輕松松!”市民黃女士說。
這是醫保影像云索引上傳共享試點帶來的新體驗。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生能輕松地調閱黃女士近期在省外醫院的CT檢查影像,實現“看病免帶膠片”。
給每份影像檢查附上“專屬身份證”
今年以來,為有效解除廣大患者重復檢查費時、費力、費錢的痛點問題,在國家醫保局的指導下,廣東省醫保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共同建設廣東影像云平臺,統一接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組織多家三甲醫院先行開展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試點工作。

試點醫療機構按照國家醫保局《“醫保影像云索引”方案》,對影像數據進行標準化索引編碼,使每份影像檢查有了“專屬身份證”,可供未來進一步授權、共享、追溯和拓展應用。
依托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塊,通過“同平臺、同標準”,形成統一的廣東影像索引共享節點,將在多層面發揮節點通路作用:
01
暢通連接跨區域影像資源。廣東作為醫療高地,享有豐富的醫療資源,也將作為全國醫保影像云的重要節點,將優質的廣東醫療資源向全國賦能。
02暢通廣東參保人個人影像檔案的查閱途徑。參保人就診后可在手機上查閱本人影像信息,個人健康狀況隨時掌握。03通過完善和應用醫保影像索引標準,將進一步助推廣東云存儲、云計算等行業深化發展,加速數字化醫療影像技術的深層應用。
云端隨時可查“一人一就醫影像檔案”
根據國家醫保局《放射檢查類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要求,廣東將數字影像處理、上傳與云存儲納入了放射檢查的價格構成,推動醫療機構將影像檢查結果上傳至云端。
參保人在試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檢查后,系統將自動生成相應云端影像檔案空間,當前往其他試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經授權核驗,醫生可立即調閱已接入醫保影像云醫院上傳的參保人近期電子影像資料。市民黃女士的接診醫師也深有感觸:“通過廣東影像云平臺調閱影像來診斷,精準度也比傳統膠片更高。患者帶來的膠片有時看不清楚,在電腦上打開的電子影像可以清晰看到更多細節,還方便放大縮小等操作。”

對于省內符合互認要求的檢查檢驗影像,廣東影像云平臺還會通過醫生工作站自動提醒醫生進行調閱。當次診療過程中,醫生繼續開具符合互認要求的檢查檢驗項目時,系統進一步提醒“重復檢查檢驗”。如醫生評估仍需開單復查,則需在系統填寫理由說明,并接受相關部門后續監管。
異地影像數據能“預推送”到就診醫院
為保障試點醫療機構跨機構影像資料調閱的順暢進行,特別是解決異地就醫患者影像調閱的時效問題,廣東創新性地建立影像數據打包預推送機制,依托“廣東影像云平臺”分布式調度和存儲,通過智能預約和主動推送技術,實現異地影像數據的快速調閱。
當參保人通過“粵醫保”小程序查看個人影像檔案記錄時,系統將關聯其近期檢查檢驗記錄,并彈出影像檔案授權推送的建議選項。患者只需授權同意,平臺即可提前將影像資料打包推送至就診醫療機構相應影像存儲節點,大幅減少參保人就診調閱等待時間。
截至目前,廣東全省已有廣州、深圳等市208家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試點,按照國家醫保局《“醫保影像云索引”方案》,向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上傳影像云索引記錄超過1045萬條。下一步,廣東將嚴格對照國家醫保局技術規范,推廣全省更多的定點醫療機構接入國家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支持參保人更加安全、規范、快速地調閱影像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