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老北京人,您知道160多年前的北京是什么樣嗎?您知道清末北京前門大街的商鋪小販和市民行人是什么樣嗎?您從不同角度觀察過這座城市的現代景觀嗎?8月8日,《影像里的故事 記憶中的北京》影像展暨BRTV《金色時光——光影新視界》第三季收官展在北京酷車小鎮“和·藝術館”開幕,近千幅攝影作品和數十條短視頻串聯起北京人的時代記憶。
《影像里的故事 記憶中的北京》影像展里,“穿越時空看北京”展區最吸引人注意。展覽組委會從多位專門收藏北京影像的收藏家手中,征集了上百幅清末民初時外國攝影家拍攝的老北京市井人文老照片,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末代皇帝溥儀家族的一批皇族家庭老照片都在展出,觀展者可以看到溥儀開著最早進入中國的洋汽車、騎著從英國進口的自行車的老照片。
影像展尤為突出市民記憶?!段壹业睦险掌泛汀缎@的記憶》主題展區中,幾百張老照片從普通北京市民家庭征集而來,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其中有六代體育人的北京家庭在不同年代拍攝的家庭成員照,也有共和國同齡人,40多年來每年在國慶節期間于天安門廣場拍攝的《我和共和國一起過生日》的照片。此外,《老字號的記憶》主題展區從北京300家老字號里,挑選了京城7家老字號的檔案老照片,展示北京的歷史。
紀實攝影家朱憲民、王文瀾、郭建設、吳強也為本次展覽拿出多幅北京題材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拍攝于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之間,朱憲民的《什剎海滑冰的年輕人》、王文瀾的《三里屯蒙娜麗莎美發店》《冬儲大白菜》、郭建設的《西單菜市場》《天安門廣場跳皮筋兒的女孩兒》、吳強的《京城最后的背糞工》等作品,讓觀展者發出“北京那會兒就是那樣”的懷舊感嘆。
影像展還展示了新北京的面貌。《空中看北京》《遠眺北京》等主題展區,多位攝影師拍攝了俯瞰鳥巢、大興機場的照片,大運河、中軸線等主題的攝影作品也在展出。
展覽將持續展出至8月17日。組委會還征集了幾十條攝影師拍攝北京主題短視頻作品在展覽期間展播,讓觀眾更直觀立體地感受視頻作品里的大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