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5活力廉江·促消費嘉年華暨潮汕英歌舞文化活動在廉江市文化廣場啟動。(11月1日《湛江日報》)
今年以來,廉江在促消費方面花足心思,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形成了“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續”的格局。來到第四季度、秋冬之交,廉江又火熱“上新款”——2025活力廉江·促消費嘉年華暨潮汕英歌舞文化活動。
提起促消費活動,大家都不陌生,但其中不少是短期促銷“曇花一現”。如何讓“流量”轉化為“留量”、將“熱度”沉淀為“黏度”,從而提升整座城市的吸引力,其實很考功夫。廉江促消費嘉年華的出圈,有值得借鑒之處:讓消費季真正“上頭”,關鍵在于跳出“辦活動、搞優惠”的單一邏輯,用精準的需求匹配、深度的情感共鳴和花樣的場景運營,打造讓消費者主動買單、還想再來的消費生態。
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流量等同于財富。對于促消費活動而言,更是誰引得來流量、抓得住流量,誰就能接下“潑天富貴”。廉江“造流量”的方法,一直很有看點。這次活動,廉江打造了六大主題展區,瞄準不同群體需求進行場景化設計:汽車展區對接以舊換新政策風口,家電展區聚焦智能升級趨勢,親子園區填補家庭休閑空白,特產美食區深挖本土味覺記憶……這種“按需設景、按景配品”的邏輯,讓每個展區都成為流量入口,讓流量聚集更具針對性。
流量能否“上頭”,關鍵在文化賦能的情感共鳴。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從“物質滿足”向“精神體驗”的躍遷。廉江引入潮汕英歌舞,正是抓住了文化作為“情感催化劑”的核心作用。當“中華戰舞”的熱血與美食的煙火氣、購物的愉悅感交織,這場活動就變得更有“記憶點”的體驗。“上頭”的背后,是讓文化融入消費全鏈條:既可以是民俗展演帶來的現場氛圍,也可以是地方故事賦予產品的情感附加值,更可以是惠民免票帶來的好感積累。特色文化帶來的獨特體驗,讓消費有了“話題度”,更有了“回味感”。
要讓促消費活動更“上頭”,廉江還需多在打造“爆點”上下功夫。“爆點”不是簡單的噱頭炒作,而是能引發全民參與、主動傳播的核心亮點。可以嘗試提升互動感,比如在特產美食區設置“廉江味道盲盒挑戰”,將當地特色美食做成盲盒,搭配“猜食材贏折扣”活動,增強互動趣味性;可以強化“稀缺感”營造,推出季節限定的消費場景或聯名產品,用“錯過再等一年”的儀式感激發消費沖動;更可以聯動線上平臺打造話題挑戰賽,聯動社區網格員、鎮村干部發起“家鄉消費推薦官”活動,同步開展“直播探展”,邀請本地探店達人實時推送活動優惠,促成更多“線上下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