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第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湛江五島一灣濱海水上戶外運動目的地”成功入選,成為全國49個獲重點支持的目的地之一。(據10月26日《湛江日報》)
在第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名單中,湛江“五島一灣”憑借區位、資源、專業、產業“四大王牌”突圍,成為粵西首個入選城市。這份榮譽的背后,是湛江以系統思維構建戶外運動發展體系的實踐成果,更是城市借力體旅融合激活內生動力的全新起點。
區位優勢構建發展坐標系,錨定區域協同新方位。戶外運動的輻射力,始于便捷的空間可達性。湛江地處三大區域“黃金十字路口”,立體交通網絡的加速成型,不僅打破了地理空間的阻隔,更讓其成為承接大灣區休閑消費、海南自貿港運動經濟、北部灣文旅資源的樞紐節點。這種“樞紐型”區位優勢,將交通便捷度轉化為產業吸引力,為戶外運動從“小眾體驗”走向“大眾消費”奠定了基礎,契合了“體育+交通”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邏輯。
生態資源塑造核心競爭力,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戶外運動的生命力,植根于獨特的自然稟賦。湛江的海岸帶資源不僅是地理空間的延伸,更是“生態優先、運動為要”發展理念的載體。穩定的風浪條件、適宜的氣候水溫,滿足了戶外運動“全時段、全場景”的發展需求;紅樹林與中華白海豚等生態IP的加持,則賦予運動更深層的生態內涵。這種“生態+運動”的融合模式,既守護了綠水青山,又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產業價值,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專業底蘊夯實品質護城河,傳承體育文化基因。戶外運動的專業性,源于深厚的體育積淀。從奧運冠軍輩出的“跳水之鄉”,到具備國際資質的專業院校,湛江的體育優勢并非偶然,而是“專業培訓+人才培養+文化傳承”體系化建設的結果。專業人才的持續輸出、科學訓練體系的完善,不僅保障了運動服務的高品質,更讓“冠軍文化”成為城市精神符號。這種專業底蘊賦予了戶外運動獨特的文化魅力,讓運動體驗從“技能提升”延伸至“精神共鳴”,契合了現代體育“競技與大眾共生”的發展規律。
產業生態激活長效發展力,構建融合經濟新范式。戶外運動的可持續性,依賴于完整的產業閉環。湛江通過“賽事引流—場地承接—消費轉化”的鏈條化運作,將分散的運動資源整合為系統的產業生態。賽事作為流量入口,帶動場館運營、餐飲住宿、文旅消費協同發展,形成“以賽興城、以賽促產”的良性循環。這種“賽事+產業”的發展模式,打破了單一運動項目的局限,構建起多業態融合的經濟增長點,符合“文體旅融合”的產業發展趨勢。
隨著各項規劃落地,湛江必將以戶外運動為紐帶,串聯生態、文化、經濟資源,讓“鮮美湛江·動感健康”的城市名片,在體旅融合的浪潮中煥發更強活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