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霞山區新湖大道“中國蠔都”大廈內的湛江生蠔文化館采訪。
據悉,湛江生蠔文化館是我市為弘揚“中國蠔都”品牌、推動蠔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而打造的重要文化載體,成為宣傳湛江海洋經濟與地方特色的窗口。踏入文化館,仿佛推開一扇連接古今的海洋之門。在海洋的富饒懷抱中,生蠔以獨特的鮮美,成為無數食客心中的至愛。
其中,步入該館生蠔文化區,如同打開一本立體的生蠔百科全書。專業的圖文解析深入探索生蠔的結構、成分,挖掘其利用價值與藥用價值。以立體雕塑構建的全流程產業圖譜,配合動態敘事動線,讓參觀者沉浸式感受從種苗培育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湛江特色養殖體系更是重點展示對象,傳統蠔樁與現代蠔排模型陣列,結合數字影像,生動呈現養殖模式的歷史演進。
而歷史文化區則是蠔業的時光寶盒。詩詞典籍中,蘇軾“海蠻獻蠔瓊漿沸”的詩句重現嶺南先民煮蠔的煙火日常,詩人屈大均筆下“一歲蠔田兩種蠔,相疊成山十丈高”的壯闊,盡顯蠔田盛景。漁民踩沙耙蠔的木質工具、竹排采收的微縮場景,鮮活演繹“插竹養殖”“吊養”等傳統技法,將“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化作可觸摸的文化印記。
在煙火文化區,湛江生蠔的烹飪藝術被鮮活展現。以全國各地著名美食街標志場景為背景,通過燈箱與吊頂燈營造氛圍,“炭烤生蠔”“蠔仔烙”等特色菜式成為視覺焦點。這里不僅展示了湛江生蠔從漁家碼頭到餐桌的美味蛻變,更結合特色燒烤的煙火經濟,重現夜生活的熱鬧場景。步入美食模型區,炭烤架上蒜蓉生蠔香氣仿佛撲鼻而來,老火熬制的蠔油喚醒味蕾記憶。霓虹燈下,蠔肉模型靜靜陳列,伴隨著排檔里的歡笑聲與美食的滋滋聲響,將湛江生蠔與市井煙火交融的獨特風味,凝固成這座城市美食文化的生動縮影。
湛江晚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