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周末嘆廣東,粵游粵輕松”——廣東文旅大篷車路演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啟動儀式上,公布了21條“周末嘆廣東,粵游粵輕松”特色線路名單,其中“湛江:中國海鮮美食之都解碼之旅”榜上有名。(據7月6日《湛江日報》)
湛江長期以來以“海鮮美食之都”聞名。在“周末嘆廣東,粵游粵輕松”文旅大篷車路演活動中,“湛江:中國海鮮美食之都解碼之旅”入選全省21條重點線路,這不僅是一次對湛江美食文化的肯定,更傳遞一個信號——湛江的魅力不局限于美食,還在努力講述一個更豐富、更立體的文旅故事。
“湛江:中國海鮮美食之都解碼之旅”說明:越來越多的湛江文化、歷史、自然景觀資源被挖掘出來,成為新的旅游亮點。赤坎老街是湛江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青磚灰瓦間藏著嶺南建筑的精致與歲月的沉淀;金沙灣觀海長廊是現代濱海城市活力的象征,吸引著無數攝影愛好者和休閑游客;硇洲島作為火山島地貌的代表,既有獨特的地質奇觀,也有原生態的漁村生活,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秘境”;烏石天成臺度假區依托自然風光和休閑設施,為游客提供一個放松身心的好去處……這些資源的整合,讓湛江的文旅線路不再局限于“吃”,而是向“看、玩、體驗”延伸。兩天一夜的行程安排,既保證游客的舒適度,又讓游客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感受湛江的多元魅力。
在這背后,是湛江積極推動海洋經濟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戰略布局。近年來,湛江以“鮮美湛江”為品牌核心,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文件,從頂層設計上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將海鮮美食與歷史文化、生態旅游、工業遺產等資源串聯,打造“美食+文化+生態”的復合型旅游體驗,不斷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講好“超越美食”的湛江故事,更需寫好故事腳本。要在資源整合上持續下功夫。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以對全市文旅資源進行系統梳理和統籌規劃,打造更多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精品線路。要在產品創新上持續求突破。當前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簡單的觀光游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可以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開發更多沉浸式體驗項目,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文化需求。要在服務提升上持續做文章。旅游體驗的好壞往往取決于細節,可以從交通接駁、餐飲住宿到導游服務、安全應急、導游隊伍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提升服務水平。
從“吃在湛江”到“游在湛江”,湛江正在將美食與文化、生態、產業深度融合,讓“鮮美湛江”的品牌持續煥發活力。相信這個故事不僅有美食的煙火氣,更有文化的氣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