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8日電(記者張馨文 陳斌杰)第七屆中國-歐盟電影節1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來自中國和歐洲多國的電影人、文化機構代表、學者與觀眾齊聚一堂,在銀幕前共同開啟一場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對話。
本屆電影節有來自中歐共10部電影參與展映,并設置了“遇見中國”國際傳播單元、青年影像交流活動、中歐導演對話等環節,于17日起先后在比利時和法國舉行。中國導演喬美執導的《喬治婭》作為開幕電影于17日晚進行了首映。
中國-歐盟電影節秘書長袁夢倩在致辭中說,多年來,中歐雙方見證了電影如何超越語言和地域界限,促進彼此理解,在不同文化間增進信任。
國際電影聯合會首席執行官勞拉·烏爾加特表示,歐中電影人之間的合作為歐洲電影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歐盟電影節讓觀眾看到多元的創作,也讓歐洲觀眾更好地了解中國。
18日下午,“遇見中國”國際傳播單元活動在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活動頒發了多個國際傳播獎項。來自新華社音視頻部、新華社歐洲總分社、人民日報國際部、中國日報、鳳凰衛視等參賽團隊的多部作品獲獎。現場放映了新華社出品的《中國熱·潮再起》等獲獎作品。
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副主席弗雷迪·博佐對記者說:“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速,在比利時等歐洲國家,有越來越多觀眾對中國和中國電影感到好奇?!彼J為,電影節展映的中國紀錄片很有意義,能讓更多歐洲人認識真實的中國。
中國-歐盟電影節創辦于2015年,是中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本屆電影節將持續到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