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湛江云媒刊發(fā)一則新聞,廣東佛山順德一場婚禮,親友遞上紅包,新娘笑語盈盈,輕輕在紅包上折個角便退回。這一婚俗傳上網(wǎng)絡,迅速引發(fā)熱議,帶來一片點贊。
婚禮隨份子錢這種習俗,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產(chǎn)物,是一種人情往來的互惠互助。婚禮收紅包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社會需求;是一種血脈親情的寄托和牽掛,具有傾情幫助的功能。
人情大于天。婚禮上送個紅包祝福,亦在情理之中。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區(qū)“份子錢”已被高度功利化,本應象征祝福的情感表達,競淪為沉重的“人情債”,禮金數(shù)額不斷攀升,喜事宴請疊加而至。如國慶中秋期間,婚禮扎堆密集,不少人馬不停蹄赴宴,隨禮禮金送出數(shù)千元,一個月工資所剩無幾。每接到一張婚禮請柬,就感受到沉重壓力。原本美好的習俗被攀比功利之心綁架,人際關(guān)系浸潤在金錢之中。有些人為避免吃虧,挖空心思,借各種名義大辦酒席,婚禮辦一次、生日辦一次、孩子滿月辦一次,喜事變成“收賬日”,禮金淪為算計或攀比的工具,偏離了習俗本身,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純粹友好的情感交流。
婚禮本應是兩人的幸福時刻,喜事不該變成攀比的場合;祝福也不該靠金錢來衡量。人情不是市場買賣,婚禮不能成為眾籌平臺。理想的婚禮應該是沒有禮金的壓力,沒有算計的心思,沒有甜蜜的苦惱。賓客是真心祝福,主人是真情款待,這一切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佛山順德婚俗讓親朋好友間的交往回歸情感本質(zhì),帶來一股清新之風,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符合婚俗改革的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