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2024-2025年“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片區培育項目名單》中,全省僅25個片區上榜,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那柳村、外坡村、 世喬村、月嶺村、楊雪村、體村、群井村及舊縣村連片組成的典型村片區位列其中。該片區立足產業、旅游、科創、生態四大基礎,聚焦高校科創引領與特色產業,推動8村連線成片發展,借助省道373、293及“湖光鄉韻”鄉村振興示范帶串聯,憑“地理相鄰、產業相融、文化相近”優勢,構建起資源統籌、服務共享的連片發展新格局。
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引領,龍頭企業帶動
湖光鎮是富貴竹核心種植區。世喬村、那柳村、外坡村、楊雪村、群井村內都種植有富貴竹。其中世喬村是全國最大富貴竹出口基地核心區,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30余國,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湛江市蘭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粵西最早專業從事富貴竹生產的企業,2022年獲評高新技術企業,現為全國最大富貴竹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及世界知名產業集散地,2024年“蘭盈富貴竹”、2025年“麻章富貴竹”先后獲評“湛品”稱號。

湖光鎮依托區位、人才、營商環境優勢,形成強勁產業集聚效應,吸引廣東金輝煌食品、廣東交椅嶺生態農業、湛江龍威水產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及市級創新農業產業主體湛江市蘭盈農業科技扎根,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農業興旺、農民增收。其中,群井村內的廣東交椅嶺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其雷州山羊基地2021年獲評省級保種場,公司與廣東海洋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獲專家技術支持,實現雷州山羊規模化規范化養殖;舊縣村的湛江金海糖業有限公司(由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金嶺糖業集團全資控股),通過農副產品加工、白砂糖生產及進出口貿易拉動地方經濟。
旅游服務:文旅資源富集,示范帶提質
湖光鎮旅游資源豐富,紅樹林全國聞名,金牛島紅樹林核心區、湖光巖風景區、“貳拾叁都”項目等農文旅爆款項目筑牢旅游發展基礎。
世喬村金牛島紅樹林片區有“萬樹成千島”美譽,紅樹林既守護海堤,又孕育魚蝦蟹貝等水產,吸引鳥類棲息,形成特色自然景觀(《金牛島夕照》(組照));那柳村“貳拾叁都”農文旅項目,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廣東金輝煌食品旗下廣東綠墾農業科技開發,配套水果采摘、白鴿養殖、水上樂園、海上養殖及生態田園研學等項目,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4A級景區湖光巖是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以罕見瑪珥火山地質遺跡和優良生態聞名,距今14萬至16萬年前,交椅嶺一帶火山噴發,巖漿與地下水爆炸后冷卻下沉形成400多米深坑,積水成湖。毗鄰湖光巖的外坡村,是“湛江市特色文化村”“湛江最美村莊”“省級新農村連片建設示范點”“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舊縣村是湛江市區最古老縣城——隋開皇十年始建的鐵耙縣城遺址,距今1400余年,為省傳統古村落,2008年其儺舞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有湛江儺舞傳承基地,被譽為“廣東省儺舞之鄉”。

目前,湖光鎮深化“湖光鄉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以省道373、293為美麗鄉村走廊,推進沿線農房風貌、綠化美化及道路景觀提質。
科創服務:科教資源賦能,研學創業并進
湖光鎮周邊集聚廣東海洋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15所大中專院校及8家市級以上科研單位,科教資源豐富。片區內有廣東歡途研學、南亞歡樂田園研學、金牛島紅樹林科普等多個研學基地,可承接湛江百萬級中小學研學市場;廣東海洋大學及周邊高校、科研機構形成“高校經濟圈”,重點發展富貴竹、水稻、甘蔗種植及戶外拓展等產業。
湖光鎮深挖湖光巖獨特地質、科研與教育價值,重點發展自然科普、生態教育及博物研學,將其打造為融合多學科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并以湖光巖為核心,構建“探奇湖光巖,訪學府名園,習儺舞非遺,覽紅樹奇觀,夕觀海聽濤,品海鮮盛宴,夜宿貳拾叁都”的“研學+”主題線路,外坡村正建設湛江港灣研學基地。
同時,該鎮還將湖光巖打造為科研院所探索、中小學科普的理想場所,借助省、市創業扶持政策強化金融支撐,依托廣東海洋大學深化產學研融合,加強農業科研創新與技術轉化,強化富貴竹種苗研發,搭建成果轉化平臺,推動農業科技落地。青年(大學生)綜合性創業孵化中心計劃在月嶺、群井等5村試點,聚焦農文旅+富貴竹產業與青年創客創業孵化融合。
生態涵養:守護綠色家底,探索“藍綠共富”
湖光鎮是省級生態文明鎮,生態資源豐富。世喬村金牛島紅樹林保護區壯麗如千島湖,為生機勃勃的“綠色海洋”,擁有26種真紅樹及半紅樹植物,是海岸線“綠色衛士”,享有“生物多樣性寶庫”美譽。

碳匯開發上,世喬村推進紅樹林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創新碳匯交易機制,實現生態資源經濟轉化;楊雪村27%區域屬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是白鷺棲息地,兼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旅游價值。湖光鎮構建“藍綠共富”模式:“藍”(紅樹林生態種養+碳匯經濟)激活深海智能養殖,“綠”(富貴竹產業+生態康養旅游)釋放農文旅價值,通過“企業聯農、產業惠農、生態哺農”機制,推動“綠水青山”高效轉化為“金山銀山”。
體村建有2.7公里圍海防洪大堤,堤外海灘涂生長紅樹林;該村緊鄰城月河,南側千畝海灘資源豐富,海水養殖業發達,以對蝦養殖為主,盛產蝦蟹貝類。
(來源:麻章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