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總臺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熱播,這也是國內首部基于在臺隱蔽戰線真實人物和故事創作的主題電視劇。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隱蔽戰線的英雄的事跡引發了觀眾強烈共鳴。劇集在兩岸同時掀起觀劇熱潮,位于北京的吳石將軍墓前,擺滿了市民敬獻的鮮花,上百束鮮花層疊擺放,形成了一道高約1米、長約5米的鮮花墻。
吳石是隱蔽戰線上的傳奇英雄,他作為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卻從國民黨心臟送出大量秘密核心情報。他從未加入中國共產黨,卻甘為共產黨工作,冒著生命危險潛伏……
今天,一起了解吳石“心系統一,血灑寶島”的真實故事。↓
“爺爺這一生都在‘沉默’中堅守信仰,哪怕面對生死考驗,也從未泄露過黨的秘密。”
1949年,吳石離開大陸赴臺灣“潛伏”時,將長子吳韶成留在了南京。吳紅是吳韶成的女兒,吳石的孫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很多人勸他不要去臺灣,他還是去了,他覺得為國家做的事情還是太少了。”吳紅說。
△吳石與家人合影
吳石,原名萃文,字虞薰,出生于福建閩侯,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后求學日本,在重要考試中他經常名列第一,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從日本回國后,吳石進入國民政府的陸軍大學任教,1936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當局的腐敗讓吳石寒心失望,他開始向中國共產黨靠攏。1947年4月,在何遂和其子何康的引薦下,吳石與中共中央上海局建立了聯系,毅然投身隱蔽戰線。從1947年到1949年,吳石利用職務之便進行軍事核心機密的收集和傳遞,冒著隨時暴露犧牲的風險,為我黨收集傳遞大量軍事核心情報,并參與掩護中共地下工作人員、發展組織骨干、策反國民黨上層人士等工作。
1949年,在解放軍強渡長江之前,中共高層就曾收到吳石提供的絕密情報,內容是國民黨的長江布防圖,圖上標注的部隊番號細致到團一級。1949年8月,吳石突然接到從臺灣發來的急電,命令他即日赴臺。當時的臺灣處在白色恐怖下,為了配合中共地下黨的工作,吳石毅然決定去往危機四伏的臺灣。
吳石攜夫人王碧奎和最小的一雙兒女,從福州飛往臺灣,將大兒子吳韶成和大女兒吳蘭成留在了大陸。自此,一家人相隔海峽兩岸,再相聚已是30多年后。
抵達臺灣后,吳石以“國防部”參謀次長的身份進入國民黨軍事機構最高決策層。吳石做出甘冒斧鉞的選擇,開展情報搜集工作,同時也積極主動與島內外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系,逐漸搭建起隱秘的情報網絡。他就像一柄直插敵人心臟的利刃,一份份絕密情報被送到黨中央的手中。
△吳石戎裝照
1950年1月,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他記事本上“吳次長”幾個字,給了特務們一個重要線索。
蔡孝乾的叛變與投敵,讓吳石被捕入獄。
吳石將軍在獄中遭受各種酷刑,被反復審訊,一只眼睛因此失明。
獄中,他斷斷續續草擬了一封絕筆書:
余年廿九,方與碧奎結婚,壯年氣盛,家中事稍不當意,便辭色俱歷。然余心地溫厚,待碧奎亦克盡夫道。碧奎既能忍受余之憤怒無怨色,待余亦甚親切。卅年夫婦,極見和睦。此次累及碧(奎),無辜亦陷羈縲紲,余誠有負。
這份絕筆有對妻子的思念和感激之情,以及對人生的無限眷戀,還有對子女的牽掛。
學女,乖乖,要小心好好的(地)看著,一切家中事請教胡伯伯,並請其照顧幫忙,門戶好好的(地)看,東西要收拾清楚。爹字。
1950年6月10日,國民黨當局按照蔣介石的殺人密令,將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押赴刑場。面對死亡,吳石從容自若,留下了最后的詩作:
五十七年一夢中,聲名志業總成空。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
吳石的妻子王碧奎后來在多方營救下獲釋出獄,她含辛茹苦撫養幼子幼女長大。1973年,吳石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982年,在有關部門的關照下,王碧奎與留在大陸的一雙兒女相見。1991年,吳石將軍的遺骨終于回歸大陸,3年后,與妻子合葬于北京福田公墓。
△王碧奎與長子吳韶成、長女吳蘭成及次女吳學成合影
吳紅一家都深受吳石的影響,“我們為爺爺感到自豪,就像父親寫的,爺爺‘無愧于中華民族、無愧于家鄉父老、無愧于列祖列宗’。”每年紀念日,吳石的家人和其他烈士親屬都會在北京西山森林公園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這些偉大的英雄。
△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正中央矗立著以吳石、朱楓、陳寶倉和聶曦為原型的雕像。
1958年5月出生的吳紅,不僅是一名資深護師,更是一位中共黨員。她仍記得參加工作時,父親對自己的囑托,“你爺爺用生命守護信仰,你要做的,就是用醫術守護生命。記住,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揣好。”
讓吳紅欣慰的是,隨著《沉默的榮耀》熱播,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吳石的事跡。位于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的吳石故居迎來了參觀熱潮,不少人自發前去瞻仰。
△東風-5C核導彈照片(圖自極目新聞、福州日報)
吳紅說,“希望年輕一代記住他們的故事,砥礪前行,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