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由IPGuangdong發起的“嶺南觀境——尋找廣東最美陽臺”活動,共有10個“廣東最美陽臺”參與投票,其中湛江紅樹林公園入選。
湛江紅樹林公園躋身“廣東最美陽臺”候選名單,一個充滿詩意與生活氣息的詞匯闖進了我們的視野——“城市陽臺”。
“城市陽臺”是新型的公共區域概念,指在城市中利用空間的錯落,修建能夠觀景的平臺,為人們提供休閑觀景的城市開敞式空間。近年,廣州、杭州、洛陽、珠海等城市紛紛發力“城市陽臺”建設,打造出令游客心醉打卡的“門面擔當”。
對比這些城市的“大手筆”建設,湛江紅樹林公園這個“城市陽臺”毫不遜色:試想一下,站在海上木棧道上,潮漲時紅樹氣根隨碧波輕漾,白鷺與海灣同入畫框;潮落時灘涂間招潮蟹玩耍,科普牌上的生態知識與自然景觀無縫銜接——這處“陽臺”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恰是因為它跳出了“人工觀景臺”的單一認知,把自然肌理、市民生活與城市記憶擰成了一股繩,讓“上鏡”的不只是風景,更是湛江這座濱海之城的獨特氣質。
讓更多“城市陽臺”如紅樹林公園般“上鏡”,湛江大有可為。湛江的優勢在“海”,不必跟風復制其他城市的設計,緊扣濱海基因做文章,許多地標都有成為“城市陽臺”的潛質:比如硇洲島可利用火山巖地貌,打造“燈塔+懸崖觀海”的特色陽臺,讓火山奇觀與海上日落形成獨特反差;徐聞菠蘿的海周邊,可延伸出“田園+濱海”的復合型陽臺,既留住鄉村風情,又添濱海野趣;還有頂流IP赤坎老街,本就擁有歷史建筑與文化底蘊的“加持”,不妨利用騎樓二層的臨街空間,改造出“騎樓觀景陽臺”,通過創新場景讓歷史與當下在“陽臺”上對話。
從功能上說,“城市陽臺”也要打破“單一觀景”的局限,像紅樹林公園那樣“融入生活”。比如,在江洪漁港“天光夜市”旁設“陽臺”,讓市民既能看漁船歸港,又能買到新鮮海產;在赤坎老街周邊的“陽臺”嵌入“湛江故事小劇場”,讓老街故事在市井煙火中飄進游客耳朵——當“陽臺”能滿足觀景、休閑、文化體驗等多重需求,自然會成為人們愿意反復打卡的新地標。
當然,“上鏡”的“城市陽臺”也離不開精細運營的“保鮮”。“城市陽臺”既然是一座城市的“門面擔當”,就要充分將其利用起來,讓其在社交平臺上成為城市的“刷屏宣傳片”。這首先需要“搭好舞臺”,在“陽臺”設計中預留“出片點”:比如紅樹林棧道旁設低角度觀鳥臺,方便捕捉白鷺掠海的瞬間;騎樓陽臺掛起雷州竹編燈籠,夜晚亮燈后成復古氛圍感背景。同時要“做好引導”,可在社交平臺上發起“湛江城市陽臺打卡季”等話題挑戰,鼓勵市民游客分享這些“城市陽臺”美景與故事,評選“最佳鏡頭”贈予文創小禮品,激發傳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