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金沙灣勞麗詩廣場的燈火陸續點亮。10月11日晚7時,伴隨著陣陣本草清香與市民的歡聲笑語,湛江市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暨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正式啟幕。(據10月12日《湛江日報》)
當金沙灣的晚風裹挾著當歸的醇厚與陳皮的清冽掠過勞麗詩廣場,湛江市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正以煙火氣包裹藥香的姿態,成為港城最亮眼的夜景。這場將千年中醫智慧與現代夜生活相融的活動,為何能持續引爆人氣、迅速出圈?答案藏在群眾的歡聲笑語與點贊聲中。
親民惠民的服務底色,是中醫藥夜市走紅的核心密碼。對忙碌的市民而言,白天就醫問診常受時間所困,而夜市恰好打通了健康服務的“時間堵點”。近百個展位鋪開的八大功能區里,省市級名老中醫現場坐診,讓“一號難求”的專家服務變得觸手可及;艾灸、拔罐、耳穴療法等免費體驗項目,讓逛夜市的市民隨手就能享受中醫理療。從為頸椎不適的李女士緩解疼痛,到給“00后”陳先生送上健康茶飲,這種“逛吃間享服務”的模式,精準契合了群眾對便捷醫療的迫切需求。
創新多元的呈現方式,讓中醫藥文化“活”了起來。中醫藥夜市打破傳統傳播的刻板印象,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可感可觸的體驗。中藥材辨識區里,孩子在觸摸與聞嗅中認識本草;香囊DIY區中,市民親手制作的不僅是信物,更是健康理念;智能中醫體驗區里,按摩機器人、體質檢測設備讓傳統“望聞問切”接上科技地氣。佛手玫瑰奶茶、姜棗當歸茶等創新飲品,更讓“藥食同源”的智慧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落地。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可參與”的傳播,讓中醫藥從古籍文字變為生活日常。
中醫藥夜市的火爆,更離不開湛江中醫藥事業的堅實根基。作為擁有四級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城市,湛江不僅有26個省中醫重點專科支撐,更在人才培養、數字化升級上持續發力。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的落戶、智能煎藥與臨方萃取等技術革新,讓深厚的產業積淀賦予夜市服務溫度與專業度。這種“基層網底扎實、龍頭帶動有力”的格局,正是中醫文化下沉基層、融入生活的底氣。
從首屆到第二屆,中醫夜市已成為湛江中醫藥推廣的品牌名片,也是對“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生產生活”政策號召的生動回應。當養生古扇、藥膳冰箱貼傳遞中醫智慧,當八段錦招式在廣場舒展,中醫藥正以更年輕、親民的姿態走進群眾心里。
中醫藥夜市的出圈,是中醫藥回歸生活本質的必然。期待這份藥香與煙火氣持續蔓延,讓更多人在便捷服務中感受中醫魅力,讓千年智慧在民生實踐中煥發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