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節前夕
在江西撫州崇仁縣公安局的不懈努力下
一場跨越福建與江西兩省
歷時34年的尋親之旅畫上圓滿句號
通過公安民警連續多日的艱苦排查
和DNA技術鑒定
離家34載的小杰(化名)
終于與親生父母相認

初心如磐
一條留言牽動警民心
2025年9月12日,一個普通的秋日,“崇仁公安”微信公眾號后臺收到了一則特殊的尋親求助信息。遠在福建的小杰(化名)懷著忐忑的心情留言,字里行間透露著三十多年來的期盼。
一張字跡模糊的過繼擔保紙條,幾個若隱若現的人名,成為尋親的唯一線索。后臺管理員敏銳地意識到這條求助的特殊性,立即啟動尋親協助機制,將希望之火傳遞至航埠派出所。

山重水復
模糊字跡下的艱難摸排
崇仁縣航埠派出所民警易旖豪面對泛黃紙條上斑駁的字跡,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由于時間久遠,根據字條上模糊的人名排查的4人線索相繼中斷,走訪群眾也一無所獲??粗鴼w的同事,易旖豪站在戶籍檔案室前久久不愿離去。
“群眾把尋親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絕不能放棄!”這個信念支撐著他重新展開那張承載著三十多年期盼的紙條,與所長、同事們一起俯身燈下,對模糊字跡進行反復甄別。經過連續多個小時的集體研判,“王某明、李某菊”(化名)這兩個關鍵名字終于浮出水面。

柳暗花明
村干部一句話點燃希望
懷著試一試的心情,民警驅車前往同音人員所在的村莊。在村委會,當值班干部王某(化名)聽到這兩個名字時,脫口而出:“這是我的姑姑、姑父!”這句話讓民警頓時心頭一喜。更令人振奮的是,王某回憶道:“小時候確實聽說過姑姑家過繼孩子的事,我母親還為此和他們吵過架。”希望的曙光終于穿透了三十多年的時空阻隔。

科技助力
綠色通道架起團圓橋
在王某明家中,老人顫抖著回憶當年不得已送走幼子的心痛往事。得到關鍵線索后,崇仁縣公安局立即啟動跨省協作機制。
民警們放棄休息時間,連夜開展血樣送檢和DNA比對工作。一個個緊急電話,一次次跨省協調,一份份加急鑒定,所有努力都在與時間賽跑,只為讓團圓不再等待。

月圓人圓
三十四載相思終圓滿
中秋前夕,DNA鑒定結果確認了親緣關系。當民警將這個期盼了三十多年的好消息告知雙方時,電話那頭的哽咽聲讓所有參與尋親的民警熱淚盈眶。

2025年9月30日,農歷八月初九,寓意長長久久。這天上午,崇仁公安為小杰和他離別34年父母和親人舉行了一場簡單而溫馨的“認親儀式”。
“感謝警察同志,34年了,我們一家終于團圓了!”家屬們緊緊抱住小杰,瞬間淚流滿面。中秋前夕,月圓人圓,一段跨34年的思念終于畫上圓滿的句號。

“人民公安為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刻在我們心底的使命?!迸沙鏊窬嘴胶揽粗鴪F圓的一家人,感慨地說。
一張泛黃的紙條,一份三十多年的期盼,一場跨越數百公里的尋親。崇仁公安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深刻內涵,用科技和智慧展現了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溫度與力量。
34年前,沒有說再見的別離
34年后,血濃于水的相聚
跨越千山萬水的“尋親”之路
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
為民警們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