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深圳文博會4號館新聞出版館湛江展位,電視大屏正在演示湛江日報社新興文化產業布局,墻上展示的是傳統紙媒67年彪炳春秋的歷程。
新媒體 融媒體 多媒體“三體”聯動
構建現代傳播產品體系
2015年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作為亞洲人首獲雨果獎的作品,如今《三體》已經成為了中國科幻作品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三體》講述的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對于我們而言似乎有些縹緲虛無,但湛江日報社的“三體”聯動則實實在在存在我們身邊,并正在影響著湛江日報社的轉型升級戰略。
新媒體=互動式+數字化
不是看那么簡單。這是湛江日報社首款移動手機終端APP——湛江云媒的宣傳語。的確,不是看那么簡單,2015年1月1日,湛江日報社做出了組建報社全媒體中心的戰略部署,這是湛江日報社全媒體轉型發展中的重要一環。中心主要職能是開發、運營手機移動端產品,包括報社旗下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APP新聞客戶端、手機版新聞網等,并以全媒體采編系統為依托,根據報社的發展方向,發揮“中央廚房”的職能,協助完善頂層設計、組織架構、采編流程再造、考核體系創新,建立一體化運作的全媒體內容生產體系和運營模式。不僅使紙媒和新媒體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要真正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最終達成不同媒介之間優勢互補、一體化融合的傳播形態。
目前,該中心致力于打造以湛江日報微信公眾號為龍頭的微矩陣傳播平臺,并已初具雛形。該微矩陣平臺囊括了湛江日報、湛江晚報、湛江新聞網的官方微博,粉絲量近百萬;湛江日報 、湛江晚報、湛江新聞網微信公眾號群,關注用戶近十萬。同時APP客戶端——湛江云媒今日已經成功上線。按照目前報社移動終端的受眾關注度估算,手機APP客戶端上線后新媒體矩陣將在百萬用戶量的基礎上發揮主流媒體的優勢進行傳播。
據了解,湛江云媒設置的欄目包括新聞、活動、報料、讀報、衣食住行和積分商城,網民朋友可以從安卓或蘋果應用市場免費下載安裝,也可以掃描二維碼下載安裝,成為湛江云媒的一員,充分享受湛江日報社提供的新聞資訊、生活服務、消費休閑等豐富的云媒內容。
對于湛江日報社全媒體發展戰略的進展,市委書記劉小華十分關心。2015年6月25日,劉小華書記率隊到主流媒體調研。當日上午,在湛江日報社全媒體中心,劉小華親自體驗了自拍“神器”,希望即將上線的“湛江云媒”如“鳳凰新聞”等手機客戶端一樣受歡迎。并希望根據報社的發展方向,發揮“中央廚房”的功能,建立一體化運作的全媒體內容生產體系和運營模式。
在湛江日報社全媒戰略中,所謂新媒體,就是要實現互動式、數字化的一個組合性媒體。除了湛江云媒,重點還要加快和發展湛江新聞網和城市黨報閱報屏,同時,大膽滲透電子商務領域,努力使網站等新媒體的收入多元化。
融媒體=平面媒體+新媒體
2015年6月14日的“新媒體排行榜”全國時事類日榜上,湛江日報及湛江晚報微信公眾平臺分別排名第21位和第23位,這是湛江新聞類微信公眾號平臺首次進入該排行榜。值得一提的是當日該排行榜前20名中有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人民網、廣州日報、澎湃新聞等微信公眾號。
據了解,2015年6月13日,湛江日報微信公眾號總共發布了兩則新聞。在6月14日的日榜單中(統計截止6月14日12時整),湛江日報微信公眾號(zj_daily)以12萬+的總閱讀量、60777次的平均閱讀量、最高閱讀量10萬+和1023個點贊數位列“新媒體排行榜”全國時事類第21名,全市第一。另外,在該排行榜中,同時出現了湛江日報社另一官方微信公眾號——湛江晚報,其以10萬+的總閱讀量、10萬+次的平均閱讀量和603個點贊數排名第23位。當日,湛江晚報微信公眾號只發布了一則新聞《湛江好女孩,一路走好》。
同行感到吃驚,只建立了短短數月的湛江日報微信公眾號作為新媒體新人,為何能在一日之內突破10萬+的閱讀量,與全國新媒體大咖一起躋身新媒體排行榜?這是因為湛江日報官方微信作為我市最具公信力的微信公眾號,不當標題黨,不以低俗博眼球,不散播未經核實的消息,以發布湛江最權威最好看新聞為宗旨。它是主流權威新媒體,發布《湛江日報》、《湛江晚報》最新最權威的新聞;也是讀者最貼心的朋友,提供最實用最可靠的資訊;面對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反應,進行直播,為讀者呈上最快最好看的實時新聞。
這就是湛江日報社全媒體戰略中的“融媒體”概念:突破媒體形態的界限,涵蓋報紙平面媒體和互聯網、移動手機、城市聯播網、城市黨報電子閱報屏等新媒體,形成名副其實的媒體融合傳播架構。
在湛江日報社全媒體戰略規劃中,爭取用三年的時間打造三個融媒體產品的制造中心和盈利模式,即融湛江日報、湛江移動手機終端(湛江云媒APP)和城市黨報電子閱報屏,打造湛江日報全媒體中心;融合湛江晚報、湛江日報社產經新聞中心各專版專刊,打造湛江大都市財經生活資訊服務全媒體中心;融合城市聯播網(LED大屏、樓宇電視、LCD落地機)、網絡平臺(湛江新聞網)、移動終端(湛江云媒APP)、微平臺(湛江日報社官方微博群、官方微信群))和縣(市、區)黨報電子閱報屏以及各縣(市、區)報(特刊)等縣(市、區)域信息發布終端,建設湛江縣(市、區)域全媒體中心。
多媒體=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平臺
報紙具有權威性、LED大屏傳播形式更接地氣、微信、微博傳播速度快、網站傳播信息海量,那么有沒有一種兼容所有媒介優點,又能在第一時間更大范圍地接觸受眾,實現立體覆蓋的傳播模式呢?答案是有。2014年5月26日上午,隨著湛江日報社“粵西城市全媒體聯播網”的啟播,湛江日報社踏上了全媒體新征程,一種打破媒介界限,將文字、圖片、音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融為一體的全介質、全天候的多媒體平臺也隨之誕生。
2015年1月6日,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湛江日報》封面標題為《78米云梯搭建空中救援通道》的新聞導讀下方配發了一個二維碼,讀者通過手機掃一掃該二維碼后出現的是雷州陽光尚景商住小區滅火救援現場直擊的視頻畫面。這是湛江日報社建社67年來第一條二維碼視頻新聞。自此開始,二維碼視頻新聞成為《湛江日報》、《湛江晚報》的“常客”,不僅顛覆了讀者看報的傳統習慣,也使得報紙更親民,深受廣大年輕讀者的歡迎。廣大讀者紛紛表示,原來新聞也可以這樣看、原來報紙也可以動起來,原來作為黨報的《湛江日報》也可以這么接地氣。
這就是湛江日報社多媒體發展戰略的成功案例。多媒體,就是集合湛江日報社豐富的媒體產品,創建一個擁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多種信息傳播形式和主體的內容產品平臺,彌補新聞及資訊中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缺乏互動性和立體傳播的缺陷,實現傳播介質的多媒體化,從而進一步擴大輿論宣傳陣地和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進行全媒體平臺布局,湛江日報社未雨綢繆,早在2013年1月29日,湛江日報社就取得了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可以在政策范圍內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包括提供文藝、娛樂、科技、財經、體育、教育等專業類視聽節目的制作和播出服務。因此,作為湛江主流網絡媒體,湛江新聞網專門開設有城市聯播視頻頻道,設有《港東港西》、《航拍湛江》、《俏潘達講嘢》、《網哥網妹》等名牌欄目,值得一提是的不久前《港東港西》和《網哥網妹》兩欄目雙雙獲得了由中國地市新聞網聯盟頒發的2015全國地方網絡媒體最佳新聞金獎。這些品牌欄目,均借助了多媒體的力量,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表現形式組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新聞二次傳播,在網站、微信、戶外LED、樓宇電視等平臺多次傳播,達到受眾面積成幾何數的擴大,不僅增加了湛江日報社的品牌價值,也讓湛江日報社豐富的采編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多媒體發展戰略的核心就是要有強大的內容生產團隊,近年來,作為湛江市主流傳統紙媒,《湛江日報》和《湛江晚報》在版面設置、內容安排方面均做出了很大改變,不僅宣傳好了黨的政策和方針,也迎合了市場需要。鄧宏森表示,《湛江日報》、《湛江晚報》作為湛江日報社全媒體產業的內容生產團隊,除了向移動網絡媒體提供首發、現場的“短平快”內容外,還要著力在紙媒上打造更加優質的內容產品,以“結構化應對碎片化、以圖表化應對淺閱讀、以權威解讀應對信息泛濫、以深度分析主導用戶判斷”。鄧宏森強調,《湛江日報》、《湛江晚報》要更注意細節和專業,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兩報已經連續多年名列廣東省地市報新聞獲獎榜前茅,我們將珍惜“中國地市報新聞創新十強”和“中國地方都市類報紙品牌十強”的榮譽,繼續努力,把報紙辦得更好。同時,依托科技創新,構建平臺、拓寬渠道,打造動感的、可視的“立體報紙、視頻報紙”,讓傳統紙媒實現“無紙化傳播”,變成新的媒體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