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腳踢走好東西。”副市長梁志鵬擲地有聲:不能再以觀念陳舊的眼光來看待一個項目,湛江目前欠缺有影響的項目,郵輪母港項目是濱海城市的發展趨勢,項目的經濟效益還是其次,關鍵在于項目是否具影響力,湛江未來有鋼鐵石化作工業基礎,有高等院校等豐富配套資源,將來的母港會帶動起船舶建造維修等配套產業。
先把“巢”筑好,才能引來鳳凰。否則招來的會是一大批“烏鴉”。市政協副主席馬國慶生動地打比喻:無論是鳳凰島還是海棠灣的開發,當地政府都給了很多政策扶持,提前做好規劃。南三島大橋開通之后,南三島將由一個“丑姑娘”變成一個水靈靈“十八歲姑娘”,成為開發商爭相搶占的目標,但對于這塊優質資源的規劃和引進開發項目的政策準備好了沒有?湛江近幾年的規劃總在修編,沒有一個“成形”的規劃,政策方面針對怎樣的項目、企業傾斜也沒有相應的政策,不要總是等開發商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張文山從港口交通與郵輪經濟關系分析建母港給城市帶來的經濟拉動作用,并指出,湛江有相當多的條件可以建郵輪碼頭,以前湛江也有國際郵輪到湛江作為旅游點,但苦于一直由于沒有專用碼頭,使出旅游客出入不便。市城市規劃局局長羅錫平表示,規劃要上檔次,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南三島的旅游開發,不僅僅是一張圖,幾張圖紙就能搞“定”的,一定要提升規劃檔次。
坡頭區委書記梁必志在聽到鳳凰島主的“南三島”情懷后,就大方地提出從管理體制上理順南三島開發,建議把這里作為旅游開發區獨立出來,由市政府統一管理。
湛江“郵輪母港夢”也許很快就成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