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得這個檢察官姐姐,是她救了我。”坐在輪椅上的小新(化名)思路語言清晰,話語間滿是依賴。誰能想到,兩個多月前,這位15歲的少女還處在眼神呆滯、無法與人交流的困境中——一場交通肇事案,曾讓她的人生陷入黑暗,是遂溪縣檢察院的司法救助與持續關懷,為她點亮了重生之路。
時間回溯至2023年9月,小新騎著共享單車出行時,被無證駕駛無牌電動車的陳某(化名)同向撞倒。這場意外導致小新顱腦重傷,經鑒定為重傷二級。治療期間,小新相繼還出現了腦外傷后遺癥、左側肢體偏癱、繼發性癲癇等癥狀,生活無法自理,后被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評定為智力貳級殘疾人,不得不中斷剛剛開啟的高中學業。
生活的重壓也隨之而來。小新的父親是普通工薪族,家中還有一名初一在讀的弟弟,小新受傷后母親只能辭職照料。此前,小新家曾獲18萬元賠償,但截至救助前,醫療費用已近40萬元。
今年2月,遂溪縣檢察院接到未檢辦移送的司法救助線索后,立即行動。檢察官第一時間前往小新家中家訪,逐項核實情況。確認其符合司法救助條件后,遂溪縣檢察院迅速啟動救助程序,并聯動湛江市檢察院開展聯合救助。很快,9萬元司法救助金發放到位,及時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
資金救助解了小新家里的“近憂”,但檢察官卻并未停下腳步。今年6月,承辦檢察官回訪時發現,小新仍眼神呆滯,治療效果未達預期。與家屬深入溝通后得知,因缺乏求醫渠道和專業信息,小新一家正面臨“求醫無門”的困境。
“僅僅是經濟上的救助還不夠,得幫孩子找到對癥的治療方案。”檢察官當即決定延伸救助鏈條,多方聯絡醫療資源,最終找到一位擅長治療此類病癥的中醫專家。經過詳細整理小新的病情細節、治療歷程,反復與專家溝通,檢察官終于順利為小新預約了就診時間。
經過多次中醫針灸治療,如今小新的康復迎來明顯進展:腿腳逐漸恢復知覺,腿部肌肉慢慢好轉,逐漸還能與家人、醫護人員進行簡單交流。
“多虧檢察院的救助金,還幫我們找到好醫生,不然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把孩子治好。”小新母親拉著檢察官的手,哽咽著道出心聲。
目前,小新仍在堅持康復治療,未來雖有挑戰,但司法救助給予的經濟支撐、檢察官“主動幫辦”的就醫支持,已為這個花季少女注入重生的力量。
2023年以來,遂溪縣檢察院始終聚焦困境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依托“司法救助+檢察關懷”模式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涉困境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23件,救助未成年人25人,發放救助金47.4萬元,用司法溫度為困境未成年人鋪設出一條走出陰霾、重燃希望的成長之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