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湛江日報報道:湛江日報社組織30余組小記者家庭,參與湛江市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暨中醫藥文化惠民活動。小記者們聆聽老師講解中醫發展歷程,在中醫文化長廊,小記者們記錄中醫知識點,追問中醫典故由來;在展示現場,小記者親手觸摸中草藥植物,沉浸式感受“本草世界”的奇妙與有趣。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文化蘊含著獨特的哲學思維與知識體系,其“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思想,為青少年認知世界提供了東方智慧范式。中醫藥文化中的“治未病”理念,將健康管理前置,與現代健康教育理念形成互補,有助于青少年養成起居有常、飲食有節的生活習慣。中醫藥文化通過歷史典故與醫德傳承,強化學生道德修養。神農嘗百草的奉獻精神,張仲景坐堂問診的仁心仁術,構成了“以醫載道”的倫理體系,這種“大醫精誠”的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敬業”“友善”相呼應,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豐潤的文化滋養。
2022年全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中,中醫藥文化被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8門課程教材中。中醫藥文化從娃娃抓起,抓早抓好,已經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識。中醫藥文化走進中小學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牢牢抓住青少年這一關鍵群體,普及適宜青少年掌握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激發孩子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與熱愛,把中醫藥文化的精華與智慧一代代傳承下去,是強化中醫藥文化教育的根本。
湛江日報社組織小記者參與全市中醫藥文化夜市,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認識了解中醫藥文化的窗戶,提升了小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接受度、關注度、認可度,在孩子們內心從小根植中醫藥文化內涵。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全市各中小學校都要加強中醫藥文化教育,“早啟蒙、重實踐、寓教于樂”,不斷根植中醫藥文化的種子。要定期邀請中醫專家進校園,為學生深入淺出傳授中醫藥相關知識。有條件的學校要建設中醫藥文化角、“百草園”,激發學生愛中醫、學中醫、用中醫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