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麥德姆”于10月5日以強臺風級別在徐聞縣登陸,坡頭區乾塘鎮受到嚴重影響。狂風暴雨導致乾塘鎮水稻、番薯等主栽作物大面積受損,農戶面臨“搶種窗口期短、復產缺技術缺物資”的雙重困境。
10月11日,嶺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聯合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乾塘鎮政府,在乾塘鎮三片村開展災后復產助農行動,以科技與物資為農業“療傷”。在三片村黨群服務中心,鎮、村干部與特派員團隊面對面交流。“臺風導致停水停電,地里積水排不出去,剛抽穗的水稻全倒在水里!”乾塘鎮政府負責人指著手機里水稻大面積倒伏、番薯苗被臺風吹得裸露根系的受災照片,細數全鎮農業損失,駐鎮工作隊負責人也提出了農戶當前最迫切的技術需求和物資缺口。
特派員團隊負責人表示,團隊將針對番薯、水稻、蓮藕等主栽作物的災后補救措施,提供“一對一”技術指導,幫助農戶盡快恢復生產。座談會后,團隊成員立即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作物受損情況。在番薯種植區,一棵倒伏的桉樹壓損了部分薯苗,農村科技特派員蹲在田壟間,撥開葉片仔細查看薯苗根系。“要盡快清理植株殘體,做好排水防澇。同時,噴施葉面肥增強作物抗逆性……”他一邊觀察,一邊講解災后病蟲害防治與田間管理要點。
在三片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特派員團隊聯合捐贈的復合肥、微量元素肥等一批農用物資整齊堆放。這批物資將由乾塘鎮三片經濟聯合社統籌分配,精準投放至受災嚴重的農田,為農戶盡快恢復生產提供有力支持。三片經濟聯合社代表激動地說:“這些物資來得太及時了,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據介紹,此次助農行動是“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聯動抗災的生動實踐。特派員團隊負責人表示,后續將持續跟蹤乾塘鎮農業復產情況,通過線上技術咨詢、線下田間指導等多種形式,構建長效幫扶機制,為鄉村振興筑牢農業生產“防護墻”。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