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3日


“港車北上”政策自2023年7月1日施行,符合條件的香港機動車經申請獲準后,可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駛入廣東。今年9月起實施的“港車北上”無須預約即可出行的安排,只涵蓋星期二和星期三(指定日子除外)。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提醒申請人,深圳灣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與港車北上是兩項不同的計劃。私家車不可同時獲批港車北上及深圳灣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大灣區之聲)

誤 區 體檢等同于健康管理?
真相:這種觀點不夠全面。健康管理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數據的采集,以及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評估、監測,從而進行干預,最后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體檢只是初級的數據采集,不能將體檢等同于健康管理。體檢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后面還要進行健康信息的評估和健康干預方案的制訂,根據體檢情況,合理的制訂飲食、運動方案,排除一切對健康存在的威脅。
對于醫療單位來說,要對不同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對于健康人群,要進行健康知識普及、健康教育;對于亞健康人群,要進行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的干預和引導;對于患病人群,要對疾病進行規范化治療。在心理健康方面,要針對特殊人群制訂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這樣才能使健康管理成為一個整體的、系統的工程。最后,還要把個人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醫療檢測數據連通起來,以更好地評估、監測其健康情況。(來源:“人衛健康”微信公眾號、健康時報)

通 報 北京市網信辦嚴處一批發布不實信息“自媒體”賬號
1.惡意蹭炒誤導公眾。賬號“導演*號”仿冒某電影導演,借勢博取網民關注;賬號“瑤*姑”等蹭炒“河北滄州孟村家暴殺妻案”熱點事件,仿冒當事人親屬,發布同質化煽動性內容,干擾輿論秩序;賬號“全球*天下”“杰*凡”“迪*哥”等偽造“官方回應”“主播說新聞”等權威發布形式,編造傳播軍事虛假新聞,誤導公眾認知。平臺已依法依約對相關賬號采取封禁處置。
2.多種手段歪曲事實。賬號“我是*爆”“小兔*可愛”等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術,偽造奧運冠軍代言營銷內容,借機不當牟利;賬號“西*果”拼湊外地熱點事件,捏造“某野生動物園發生小老虎咬傷兒童”虛假情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賬號“白*常”、“軍*菌”,歪曲解讀往年社會新聞、公共政策等舊聞舊事,誤導公眾判斷。平臺已依法依約對相關賬號采取禁言、封禁處置。
3.不做標注以假亂真。賬號“在*的”發布涉某地汛情雨情信息,未注明信息來源并拼湊剪輯,擾亂公共認知;賬號“開*有”未標注信息來源,使用往年雪景視頻,謊稱“太白山迎來今秋首雪”,后被景區辟謠;賬號“天*輪”將“噴火巡游表演”內容移花接木,編造某地“用貨車橋上噴火滅蚊”謠言。平臺已依法依約對相關賬號采取封禁處置。
4.專業領域信息不實。賬號“趙*教授”“熱心*老師”等未認證醫療資質,通過使用中老年醫者頭像和“XX老師”等昵稱冒充專業醫生,密集發布治療甲亢疾病偏方等同質化文案,違規開展引流導診、從事網絡醫療服務;賬號“神探*律師”等偽造專業律師身份,虛假披露所謂案件細節博取關注,擾亂網絡秩序,侵害律師行業信譽;賬號“嗯*呀”、“勢*筍”等冒充財經專家,歪曲解讀股市走勢、股票優劣等專業內容,打造“網紅專家”人設,誤導投資者決策。平臺已依法依約對相關賬號采取封禁處置。(來源:“北京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
通 報 安徽省網信辦通報100起網絡虛假信息治理典型案例
截至9月底,依法注銷240家違法違規網站備案,依法處置違法違規網站平臺、“自媒體”賬號554個,受理處置公眾舉報投訴11015件,依法約談違法違規“自媒體”平臺賬號責任人199人次,有力震懾網站平臺、“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現將100起網絡虛假信息治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詳情見鏈接)。(來源:安徽省委網信辦官網)
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