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驟雨過后,徐聞縣海安鎮的街巷里迅速響起機械轟鳴與鐵鍬碰撞的聲響。臺風“麥德姆”登陸帶來的重創尚未完全消散——倒伏的樹木阻斷交通、成片區域停水停電、低洼地帶積水成澤,但全鎮黨員干部與群眾早已攜手沖鋒,以“一刻不停歇”的實干姿態按下救災復產“加速鍵”。
海安鎮第一時間將10支“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轉化為救災復產主力軍,70余名黨員干部帶動500余名群眾迅速集結。10月6日7時,天剛蒙蒙亮,國道、縣道及村道上已遍布清障身影:黨員干部手持油鋸切割斷枝,村民志愿者合力搬抬雜物,大型機械來回轉運廢材,各村(社區)按地界分片協作,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通路戰”全面打響。至10時,全鎮主要交通線路全部恢復暢通。
通路之外,民生保障線的修復同樣緊鑼密鼓。鎮村干部主動對接供電、通信等部門,帶著前期摸排的受損清單深入現場,協助技術人員登桿檢修線路、更換故障設備。“看到燈泡重新亮起的那一刻,心里就踏實了?!奔易“咨成鐓^的村民說。隨著搶修工作推進,部分區域陸續恢復水電供應與通信信號,基本生活秩序逐步回歸。與此同時,各村(社區)駐點領導帶隊開展“拉網式”排查,走遍受損房屋、倒伏農田、損毀設施,通過實地丈量、與農戶交談等方式,把災情數據精準記錄在冊,為科學施策提供堅實支撐。
凌晨3時的白沙社區,海水倒灌致低保戶陳秀榮家積水近1米,其癱瘓在床的丈夫被困家中。社區干部接到求助后,立即聯動消防、衛生院力量,蹚著深水將二人安全轉移至安置點。在坑仔村,渾濁積水淹沒道路,被臺風掀翻的井蓋暗藏險情,該鎮排查隊伍蹚水探路、拉設警戒線,即便渾身濕透、疲憊不堪,仍堅守崗位勸阻涉水村民。村巷里,黨員干部逐戶走訪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確保不漏一人、不留隱患。
溫情與關愛在救災一線雙向流動。10月6日中午,該鎮相關負責人帶著水、牛奶和干糧走進海安供電所,向連續奮戰的搶修人員送上慰問。
目前,海安鎮主次干道通行無阻,重點區域水電通信逐步恢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商鋪陸續開門營業,生產生活秩序正加速回歸正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