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的樹木旁,黨員干部與志愿者合力清障;積水的街道上,應急隊伍迅速排澇;受損的養殖場里,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復產……臺風“麥德姆”過境后,樹木倒伏、道路阻斷、設施損毀,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正面交鋒中,湛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開展防風防汛與災后恢復重建。
10月6日適逢中秋佳節,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紛紛取消休假,以“不等不靠”的主動擔當,帶領群眾群策群力重整家園,連夜鏖戰在清障、搶修、安置的一線,在強風疾雨洗禮中淬煉堅毅、堅韌、堅強。
堅毅 逆風而行挺起不屈脊梁
風雨見初心,砥柱立中流。臺風登陸前后,湛江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風”而動,迅速完成“平急轉換”,展現出無畏風雨的“湛江速度”與堅毅品格。
10月5日,市委組織部發出《關于發揮結對共建單位的作用迅速開展災后清障工作的通知》,組織126個市直單位和駐湛單位1186名黨員干部落實平急轉換機制,及時下沉城鄉結對社區,迅速投入排險清障一線。
狂風暴雨中,最見擔當。“我們被困在面包車內,車內還有小孩!”10月5日12時29分,雷州市西湖街道華藏寺附近的緊急求救電話,拉開了風雨大救援的序幕。一輛載有2名成人、5名兒童的面包車被困,左輪懸空,車身傾斜,旁邊桉樹劇烈搖晃欲斷。警情就是命令!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和黨員干部火速出擊,在12時33分抵達現場,冒著被墜落物砸中的危險,沖入暴雨,小心翼翼地將孩子們逐個抱出,成功將所有被困人員轉移至安全區域。
危難時刻,黨員總是沖在最前。在廉江市安鋪鎮,請假回鄉結婚的現役軍人、中共黨員陳觀慶,在自家門口發現一名被大風吹倒暈厥的老人。他臨危不亂,迅速施救使老人恢復意識,并拿出自己的干糧、找來干凈衣物為老人補充體力、防止失溫,隨后協同民警、村干部將老人平安護送回家,展現了軍人黨員的本色。在赤坎區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區黨委書記謝康鳳接到跨區域求助:戶籍在本社區、居住麻章區的低保病患曾世明因停電導致制氧機無法工作,生命垂危。她立即跨區協調物業搶修、指導家屬呼叫120,直至患者被順利送醫吸氧,完成一場生命護航。
靠前指揮,堡壘巍然矗立。徐聞縣構建“縣委組織部—鄉鎮黨委—村黨組織”三級聯動體系,確保指令一插到底;麻章區在臺風過境后第一時間發出“沖鋒號”,各級黨員干部聞令而動……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靠前指揮,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在風雨與人民之間,筑起了最堅固的“紅色堤壩”。
堅韌 晝夜不息守護萬家燈火
臺風過后,滿目瘡痍。5日夜晚,當風雨稍歇,另一場戰役——災后重建的攻堅戰立即打響。湛江黨員干部,從防風救援一線迅即轉戰災后重建戰場,晝夜不停投入清障復產,彰顯了直抵人心的“湛江溫度”,展現出不屈不撓的堅韌品格。
爭分奪秒,打通生命通道。廉江市河唇鎮黨委組織90余名黨員干部突擊隊,在夜雨和手電光中奮戰4個多小時,清理倒伏樹木100多棵,至凌晨兩點多恢復主要道路通行;赤坎區民主街道聯合區城綜局,凌晨時分仍在調配設備清理創業路樹障;經開區、奮勇高新區協調大型機械,集中突擊清理主干道……電鋸聲、號子聲此起彼伏,匯成災后重建的激昂樂章。據統計,全市城管系統聯合多方力量累計出動超萬人次,車輛數千臺次,第一時間清理殘枝落葉數千噸,力保主干道基本通行。
在搶通“大動脈”的同時,“毛細血管”的疏通同樣迅速。徐聞縣聚焦斷水斷電等急難任務,整合交通、電力、通信等部門黨組織組建突擊隊協同作戰,優先搶修受損道路、橋梁,全力恢復水電通信;吳川市聯合城綜、公安、水務、供電等部門,迅速開展道路清障、排水疏通、電力搶修等應急處置工作,目前共搶修通信、交通、供電、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184處;坡頭區動員4200余名黨員網格員等力量下沉,聚焦受災群眾急難愁盼;廉江市田寮村黨總支部書記黃煥天帶頭與村民一起清障;各地環衛工人凌晨即開始清掃,累計清理垃圾雜物近3000噸……從道路清障到設施搶修,從隱患排查到衛生防疫,堅韌的湛江人用汗水一點點撫平臺風留下的創傷。
正值國慶中秋假期,部分游客滯留湛江。相關職能部門迅速行動,耐心勸導安撫,全力服務保障,向在湛外地游客發送安全提醒短信357萬條,24小時值守提供咨詢,讓游客安心亦暖心。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硇洲島慢時光民宿老板黃先生自掏腰包租車將30多名游客送離,承擔3萬多元損失;丫丫民宿梁老板免費贈送游客3斤多石頭魚,邀請獨行游客參加家庭聚餐;鑫沙酒店為35名游客免費提供餐食……這些暖心故事,是“湛江溫度”的最佳注釋。
堅強 眾志成城凝聚湛江力量
在特大風災面前,湛江全市上下展現出團結一致的堅強品格。黨員干部帶頭沖鋒,廣大群眾積極響應,心手相連、群策群力,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在雷州市覃斗鎮、烏石鎮,志愿者和周邊群眾紛紛加入清障隊伍,與黨員干部一起修繕房屋、清理倒伏物;在遂溪縣人民路、中山路,6支志愿隊伍近100人帶動附近居民清理路障,僅3小時完成路面清理工作;在赤坎區中山街道,80多名黨員下沉一線,帶動居民志愿者參與路面清掃,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生動局面;奮勇高新區200多名居民、志愿者自發拿起工具,與黨員干部共建家園;徐聞縣注重典型引領,宣傳先進黨員事跡,激發熱情,帶動7000余名群眾、170余名志愿者參與救災……從城區到鄉村,從主干道到背街小巷,無數干群攜手、揮汗如雨的身影,構成了災后湛江最動人、最美麗的風景線。
災難面前,湛江選擇了堅強面對,不等不靠,加速復工復產。徐聞縣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投身一線,縣委領導帶頭到掛點村參與清理、疏導情緒;農業農村部門黨組織邀請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搶救農作物、協助保險理賠;民政局黨組織組建“困難群眾幫扶隊”走訪慰問,確保基本生活。廉江市吉水鎮加強與水電通訊部門聯動,迅速恢復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寮鎮黨委清晨即組織黨員護綠隊扶正倒伏苗木;奮勇高新區組建服務專班主動走訪企業,助力復工復產……各行各業以“一刻也等不起”的緊迫感,全力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
數據背后,是堅強的擔當。初步統計,全市園林綠化樹木倒伏12.65萬多棵、傾斜7.65萬多棵;市政、環衛、照明等設施損失嚴重。但風雨洗禮過的湛江大地,正以驚人的速度重煥生機。這背后,是1.2萬名黨員網格員、村(社區)干部在雷州穿梭忙碌;是徐聞1.7萬余名黨員干部群眾在風雨中晝夜鏖戰;是坡頭區累計清理倒伏樹木3817棵、道路障礙2189處……這一系列數據,也正是堅毅、堅韌、堅強的湛江精神最有力的證明。
風雨過后見彩虹。在這場與臺風的搏斗中,湛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展現出堅毅、堅韌、堅強。如今,在這片經歷過風雨洗禮的土地上,黨員干部群眾繼續攜手并肩,用汗水和奉獻共同描繪著重建家園的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