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N”,將零散的志愿隊伍凝聚成一體化志愿力量;帶領6.2萬“紅馬甲”編織起覆蓋全縣16個鎮街的愛心網格;牽線搭橋,實施13個項目造福一方……
遂溪縣志愿服務聯合會黨支部書記、會長李國萍,退休后以“二次創業”的姿態投身公益事業,先后被評為“廣東省最美志愿者”“湛江市最美志愿者”,2024年被廣東省委老干部局評為“紅霞送暖志愿之星”,2025年6月,她再次被評為“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用行動詮釋著“最美志愿者”的深刻內涵。
志愿者黨建活動
“革命情懷讓我挑起這個擔子”
初見李國萍,她身姿矯健、步伐堅定,看不出已年近古稀。她語氣平和地說:“2017年退休后,縣里安排我帶著攝制組收集有關遂溪的革命歷史資料,采訪革命老前輩,一年多時間跑了兩萬多公里,完成了黃學增烈士紀錄片制作等,同時推動革命遺址建設,助力紅色文化新生。這時,組織上又讓我組建遂溪縣志愿服務聯合會,開始是有些顧慮的……但考慮到能為遂溪人民做些實事,憑著一份革命后代情懷,我接受了。”
2019年8月,遂溪縣志愿服務聯合會(下簡稱“縣志聯會”)正式成立,李國萍毅然挑起黨支部書記、會長的重擔。
志愿服務聯合會擔負著引領、聯合、服務、促進的工作職責。面對比較零散的300多支志愿隊伍幾萬人,如何引領?怎樣發揮作用?如何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上任伊始,李國萍陷入沉思。
志愿服務是公益事業,要行穩致遠,離不開黨建引領。李國萍首先想到的是依法依規建章立制,構建“黨建帶志建”雙驅模式,讓黨建工作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
在她的激勵下,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縣志聯會黨支部確立“逐步建立志愿服務全面參與的動員體系、精準高效的供給體系、充滿活力的組織體系、覆蓋廣泛的陣地體系、特色鮮明的志愿文化體系”方向,黨員志愿者當先鋒、作表率,打造了遂溪志愿服務特色。2024年黨支部被湛江市委授予“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湛江市委老干部局授予“湛江市‘六好’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稱號。
志愿者應急救援隊合照
“1+8+N”服務體系匯聚各路英才
通過推動成立和整合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和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三大平臺,在縣文明辦的支持下,縣志聯會構建起“1+8+N”志愿服務體系。
“1”是遂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8”分別是政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八支常備志愿服務隊,分別由各對口單位領導出任隊長;“N”則包括黨員、青年、巾幗、老干部、職工、退役軍人、消防、應急救援、公共衛生、心理疏導、水上救援、社會組織等特色志愿者隊伍。“從上到下,互相促進,領導重視,帶動了各行各業的英才加入志愿隊伍,利用專業特長為社會作貢獻……”李國萍對此深有感觸。
截至目前,遂溪縣在廣東“i志愿平臺”實名注冊的志愿者已達62991人,志愿服務組織及團體578支。經過精心打造,縣志聯會這個遂溪志愿服務“中樞大腦”高效運轉,匯聚起全縣各方力量,為遂溪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節假日慰問。
“群眾需要,就想方設法提供服務”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想方設法提供服務?!崩顕家灾驹阜諡榧~帶,堅持以“需求導向+多元供給”的方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李國萍介紹,遂溪縣的志愿服務粗略可分為三大類:
開展集中服務。配合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如:協助遂溪縣高質量發展暨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遂溪縣“南粵春暖”越遂勞務協作暨重點企業現場招聘會、遂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二期試點項目建設推進會、廣東省龍獅錦標賽暨遂溪醒獅文化系列活動、遂溪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康養品牌推介活動、遂溪縣祭孔大典、海上龍舟賽、人居環境整治等大型活動的開展。
深化日常服務。開展16大類志愿服務活動,如:應急救援、助學支教、科學普及、植樹造林、“學雷鋒”主題活動、6·30捐款、無償獻血、愛心助考、衛生清理、各種慰問、節假日期間開展縣城擁堵路口交通勸導、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等。
堅持常態服務。發揮窗口作用,開展普惠式活動。在縣城公共區域建立志愿者服務站,安排各社會團體進駐,孔子文化城、遂溪大廈、縣體育館、新中心市場、遂溪縣政務中心等站點每天都有志愿者為群眾提供服務。
在李國萍的帶領下,遂溪志愿服務成為傳遞民生溫度的“愛心磁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h志聯會成立至今,全縣累計開展志愿活動12545場,收獲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關愛未成年人
項目帶動,志愿服務上臺階
李國萍注重“專業化、項目化、品牌化”發展路徑。五年多來,縣志聯會除了自主創建項目外,經“情暖湛江志愿者協會”牽線搭橋,還在一些公益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引進項目。至今縣志聯會共實施了13個志愿服務項目,價值約1300多萬元。
其中,18支覆蓋全縣鎮(街)的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隊和沿海鎮5支志愿者水上救援隊最令李國萍自豪:“他們均由公益機構出資配備各類裝備及救援物資,并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有250名隊員考取了紅十字會救護員證,為遂溪打造適應多種領域需求的應急志愿者隊伍奠定了基礎?!边@兩個項目被市、縣應急管理部門納入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遂溪縣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隊項目榮獲廣東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稱號。
救援隊在防臺風、防溺水、處置突發火警以及在各類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出色表現受到社會各界好評。項目方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落地遂溪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環,長效機制逐步突現。
今年1月,騰訊壹基金云備災計劃項目試點落地遂溪,該項目能及時精準滿足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所需。春節前,李國萍帶領志愿者深入農村走訪調研,為三個試點鎮300困難戶共發放了6萬元購物暖冬券,初步探索出由“政府指導,行業協調,社會參與,技術支撐”的系統性應急救災響應機制。
春節剛過,李國萍又馬不停蹄,在縣委社工部、縣教育局的支持下,全縣34間鄉村幼兒園實施了美團壹基金鄉村兒童操場公益計劃項目,總投資400多萬,用數字+公益的方式,共同為鄉村兒童帶來福音。
本地創建的公益項目也讓李國萍牽腸掛肚。縣志聯會自2019年11月開始實施遂溪縣“育苗公益行動”項目,助力未成年人成長。該項目榮獲湛江市2023年“最佳志愿服務項目”稱號。內容包括:制作六集革命歷史紀錄片《黃學增》,在中小學校播放;創作大型舞臺劇組織中小學生排練參加團省委的演出;在4所小學開設“平安小課堂”主題活動,30場安全專項培訓,培訓學生1萬人次;創建“少先隊活動中心”,為樂民中心小學和學增紀念小學配備60臺電腦、20臺教學用一體機,建設圖書與電子閱覽室、藝術活動室、美術手工室;在10間農村小學開展校園足球普及活動,組建20支男女足球隊,舉行42場賽事,推動全縣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啟動“健康傳中國-洗手計劃”。為鄉村小學配備81臺洗手設備,向15000多名小學生開設水與衛生健康教育課;針對高考學生心理壓力大的問題,組織疏緩壓力,放松心情心理輔導課;建立社區兒童服務站,為社區兒童提供課外活動,共開展活動231場,服務受益兒童達20360人次;關注特殊群體,傳統節日開展慰問活動,還為特困學生家庭建房,出資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在李國萍的引領下,遂溪志愿服務不斷拓展新領域、探索新模式,為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新動能,她開心地說,我們按照志愿服務專業化、項目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子走對了!各級領導和群眾對我們的工作也越來越支持……
李國萍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她帶領的“紅馬甲”,為遂溪縣的公益事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這座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