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濠 物理類 663分 錄取大學:中山大學
高中三年,我曾看到過許多篇前輩們撰寫的學習經驗,然而當時大多是走馬觀花,并未多想。但當我收到中山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拿起筆寫學習經驗時,才明白每個字的背后,都是無數個日夜的堅持與付出。
心態 平和與調整
高中是一個長線作戰的過程,會遇到許多讓我們破防的瞬間,在這種情況下,學會自我調整,保持良好心態尤為重要。自我調整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我在高三壓力大時常常會在周末時到學校旁的公園散步、到附近的商場逛逛,以此來放松身心。
高三剛開始,我曾因為月考考差而極度焦慮,陷入內耗,導致大量刷題而毫無提升,結果是惡性循環,下一次月考再創新低。在這之后,我便意識到所謂月考只是一次無關緊要的考試,成績并不能說明什么。相反,我們應該慶幸在高考前發現了薄弱點并且有時間攻破它。調整好心態后,我開始將學習重心轉向查漏補缺,跳過熟悉的題,專攻陌生的題,在下一次月考中名列前茅。
努力可能不會讓你滿意,但至少不會讓你后悔。努力過后,更需要學會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與缺點。這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一種自我和解,能助我們走出低落的心情。在這之后無論考試成績好壞,我都能及時調整心態,查漏補缺。
學業 基礎與提高
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無非只有一個目的:檢測我們的能力。提高分數的過程就是提高能力的過程。提高能力主要包括兩點:基礎與提升。基礎便是各科課本上的內容,例如各種數學概念,物理公式,化學方程式……它們就像一棟樓的地基,穩固著名為“個人能力”的大廈。以數學為例,基礎包括計算能力、畫圖能力、概念知識等,尤其是計算能力,直接關聯到數學水平,包括字母運算、導數運算、指對運算、三角運算等。而練好計算能力其實很簡單,我的方法便是認真對待作業、練習、考試中的計算部分,認真計算,沒算對的反復算……日積月累,便會有長足進步。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成績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沉淀,尤其是語文和英語。高一高二應提高閱讀量與寫作水平,高三才不會手忙腳亂。當地基已經打牢,便可以更進一步壘筑高樓:嘗試一些你覺得有難度的題目,縱使不會,也要對照答案弄明白。當你弄懂足夠數量的題目時,其他題目便會迎刃而解。當你的水平足夠高時,便可以挑戰一眾壓軸題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穩扎穩打,切忌眼高手低,一開始便搗鼓難題,最后卻栽倒在基礎題上,難題也不會做,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做到了這些,學習能力便會穩步上漲。
作息 規律與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擁有健康與規律的作息,我們的身體才能頂住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與挑戰,任何成績的取得都不應該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才能全神貫注地高效學習。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挑燈夜讀到凌晨一點多才睡,結果早上困意綿綿,一早上什么知識都沒聽到,成績也一路下滑。后來我才意識到,這種做法效率低下,而且傷害身體,于是便乖乖地按時睡覺,白天再學。熬夜學習無異于“撿了芝麻丟西瓜”。因此還是建議大家保持規律作息,健康學習。
方法
適合與高效
并不是所有方法都適用于每個人,也不需要原封不動地照搬學長學姐們傳授的經驗方法,須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以先嘗試一些前輩們的建議,然后根據嘗試結果來確定這些建議是否有助于我們高效學習。比如“這個方法是否讓我的正確率升高”“這個建議是否讓我的學習效率變高”等。在嘗試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進這些建議,從而形成獨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在我高三狀態低迷時,曾嘗試過許多前輩的學習建議,但都收效甚微。后來根據自身情況改進方法,不斷總結,才成功走出低迷。不斷嘗試,勤于思考與總結,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能讓我們在學習中事半功倍。
感恩與責任并重
此刻,我漫步在中山大學康樂園,回憶求學時光,最感恩的是初中階段,在海寧學校遇到跟了我整整三年的班主任張海蓮老師,她悉心指導、細致關照激勵,助我不斷進步,如愿考上湛江一中卓越班。高中時期,又遇到了更多優秀的老師,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陳田養老師,他教會我許多寶貴的人生道理,在我松懈時加以提醒,在我低沉時予以鼓勵,助力我考上理想大學。我取得的成績不僅是個人的努力,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與同學們的鼓勵也是支持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