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陽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時機,要是想在湛江市內半天游,驅車前往廉江鶴地水庫看看湖光山色和了解下建庫歷史,那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廉江周邊還有不少景點,為何推薦區鶴地水庫,那就是小編自己也喜歡吃魚湯,鶴地水庫的魚做出來的湯可是美味極了,出門在外能品上當地最出名的美食,是人生一大樂事!

鶴地水庫是湛江著名的游覽區,位于湛江市西北75公里的廉江市,水庫于1959年建成,地跨廣東省廉江、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4縣,集雨面積1440平方 公里,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里,總庫容11.5億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5.5億立方米,是省內最大的“人造?!笔菑V東省第二大水庫。

閑話少說了,趁著大好天氣,抓緊出發了。我們一行三臺車從市區赤坎出發來到河唇的鶴地水庫二區的銀湖賓館,用時約需一個鐘。來鶴地水庫,最好就坐游船欣賞湖光山色,但我們一行人帶的小孩比較小,加上好幾個大人之前都坐過了,所以就沒買船票游玩。開車停在銀湖賓館,我們一行就在渠首群鶴雕塑一帶看景拍照,這里其實沒什么好逛的,除了仙鶴雕塑比較有特色,就只有廣場的打槍射氣球好玩了,看沒什么玩,大伙也玩了一把童真,幾個人輪流上陣比看誰射的準。不過玩射槍是可以,但要注意消費,老板娘嘴上說兩毛錢一顆子彈,可是你自己不算的話,她就一把把的將子彈放進槍膛里,說打完再放,玩完了再算錢,那就有可能吃虧了,人多特別亂,玩之前最好跟老板娘說清楚,免得吃虧。

鶴地水庫除了水庫的風光值得一看之外,它的歷史也是一大特色,要想了解這個人工水庫是怎么來的,那就得去艱苦開核紀念館,到那里轉上一圈,當年建庫開河艱辛勞動情況一目了然。
1958年5月15日, 一個驚世之舉震撼湛江大地,中共湛江地委集湛江人民的愿望、智慧和力量,作出《關于興建雷州青年運河的決定》。世世代代飽受苦旱折磨的湛江人民,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向大自然宣戰,要攔腰斬斷九洲江,建水庫鑿運河,改寫雷州半島干旱苦難的歷史。工程于1958年6月10日動工,庫區工程高峰期民工達5萬余人,至翌年9月基本建成。灌區工程(即青年運河主河及以下各級渠道)高峰期工地民工達30萬人,1960年5月各主要干渠建成,開始部分發揮效益。1963年春,庫區、灌區建成,共完成土石方7300萬立方米。

在展覽館呆上一個多鐘,到了下午四點,我們看時間還早,就開車到在一區長長的堤壩上,在被稱為鶴地水庫視察臺上極目遠眺整個水庫,只見天水茫??床坏竭叄粋€個小島分布在湖中,林木森森,綠翠如黛,心胸頓覺舒暢,整個人也輕松多了。聽說鶴地水庫放生園是新建的,我們還沒去過,找人問了一下就出發了。放生園很容易找到,根據好心人指路的方向,沿著水庫轉圈一直開車走了大概五分鐘就到了。
放生園不大,也是免費的,主要是給游客提供一個放生的地方。有趣的是這個放生園有“生仔石”,一行未婚的已婚未生的伙伴們很是激動,說來一趟了怎么都得去摸一摸這傳說中的“生仔石”。至于已婚帶孩子的伙伴就在附近買了點小食品嘗。由于綠化所種的樹還沒長成蒼天大樹,不能遮陰,我們怕曬,也就沒有在那里呆太久時間,合影留念完就回到鶴地水庫二區景區大門口找吃的,這才是終極目標。


景區門口有很多飯店,但有廉江的朋友特別給我們推介了門口右手邊第一間“肥康魚頭湯”飯店,進去在老板娘的帶領下挑魚,最終稱了一條11斤重的鳙魚(俗稱大頭魚)。



魚頭湯,肯定是越新鮮越好,這間店上湯的速度極快,確保了魚頭湯的鮮味,只見湯色乳白,鮮甜可口,一點腥味也沒有,大家喝完一碗又一碗,可謂大快朵頤。這么大的魚,頭部拿來煮魚湯之外,其他部位分別做了兩道菜,一是煎炸,而是干蒸,一香口一滑口,簡直絕配。除了吃魚,大家還覺得這家店的豬手做的不錯,是下飯好菜,吃飽喝足,計算起來人均消費三十多,大伙都覺得挺滿意,唯一不足的就是環境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