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央視金牌欄目“走遍中國”專題片《鮮美湛江:蔚藍守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今晚10時還將播出《鮮美湛江:多彩沃土》,歡迎廣大市民和網友收看。(據10月21日《湛江晚報》)
央視“走遍中國”《鮮美湛江》系列專題片《蔚藍守護》《多彩沃土》兩部作品以細膩筆觸,勾勒出湛江生態 與科技交織的獨特風采,讓這座海濱城市,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雷州半島的海岸線上,藏著湛江最動人的生態底色。中華白海豚躍浪而出,粉白身影劃破碧波;中國最大的紅樹林濕地里,314種鳥類在此棲息,勺嘴鷸、蜂虎等珍稀物種自在繁衍;徐聞珊瑚礁保護區中,“海底園丁”培育著珊瑚苗,守護著五彩斑斕的“海底花園”。這些不是偶然的風景,而是湛江人代代堅守的成果——從志愿者的科普宣教,到國際協作的生態守護,從漁民主動避讓白海豚的祖訓,到無人機監測的科技助力,每一份努力,都讓這片蔚藍家園愈發鮮活。
生態之美得以延續,離不開科技之力的托舉。湛江人用創新激活山海潛能,讓“守護”與“發展”同頻共振。“湛江灣1號”移動養殖平臺挺進深遠海,搭起“藍色糧倉”,無人投料船、水下傳感器讓漁業養殖告別“看天吃飯”;遂溪新農人攻克品種、土壤難關,用科技種出的火山紅薯,從雷州半島走向國際市場;北部灣農旅產業園里,“蔗”里秘密、火龍果燈光秀等項目,讓農田變成文旅打卡地??萍疾粌H讓漁獲更豐、土地更甜,更讓生態保護有了精準高效的“硬支撐”。
生態是根基,科技是翅膀,二者交織成湛江發展的新畫卷。從守護白海豚的碧波,到移動養殖的遠洋;從紅樹林的繁茂灘涂,到火山紅薯的飄香田野,湛江打破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的迷思,用實踐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里,中華白海豚的躍動與移動養殖平臺的作業遙相呼應,紅樹林的綠意與科技種薯的農田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類,在此和諧共生。
南海之濱湛江正以生態為筆、科技為墨,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圖景。這份“生態+科技”的湛江答卷,不僅是城市發展的生動實踐,更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鮮活樣本。當我們走進湛江,看見的不僅是白海豚的歡騰、紅樹林的蒼翠,更是一座城市用智慧與堅守,書寫的山海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