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鮮美湛江沙超爭先”的湛江市沙灘足球比賽,將于10月1日至5日在湛江奧體中心五環廣場沙灘開賽。(9月27日《湛江日報》)
當沙灘體育成為沿海城市的“標配”,湛江也將于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迎來一場“沙超”盛事。國內舉辦過沙灘足球比賽的城市著實不少,湛江的獨特優勢在哪,又該如何脫穎而出,讓“湛江沙超”成為相關賽事中獨一檔的存在呢?
突破口,或許在“最美沙灘賽場”。
湛江打造“最美沙灘賽場”,絕非刻意“造景”的噱頭,而是基于三大優勢的順勢而為。首先,湛江三面環海,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優質的沙灘資源,尤其是賽事舉辦地坡頭,在奧體中心旁有著“城海相擁”的別致景色,國慶期間25℃的溫潤氣候與碧海金沙相映,既無北方沙灘的寒涼局促,也避免了南方夏天的燥熱難耐。“一步入景、移步換景”的出片感,構成了一匹天然的賽事畫布。其次,湛江球迷眾多。龐大的足球人口必將點燃觀賽熱情,讓賽場不止有球員競技,更有鄉鄰助威、民俗展演,每一寸沙粒都將浸潤著足球魅力。最后,是“鮮美湛江”文旅IP的加持。近年湛江著力打造“鮮美湛江”文旅IP,此番“沙超”在雙節假期開啟,“看球”將無縫銜接“品鮮”“探店”“覓景”等諸多玩法,避免多數沙灘賽事“沙灘只能逛逛、賽事也就看看”的單調局限。
打造“最美沙灘賽場”,并非單一的風光展示,而是要推動自然、文化、體驗、生態的有機統一。在場景設計上,以“城海共生”為核心,可將賽場分為競技區、觀賽區、打卡區。特別是打卡區,要嵌入紅樹林造型裝置與“沙超記憶”照片墻,讓賽場本身成為網紅地標。在文化美學上,深化“一隊伍一特色”,可鼓勵球隊身著融入雷州蒲織、遂溪醒獅元素的球服,中場穿插人龍舞等民俗展演,讓賽事成為湛江文化的流動展臺。在沉浸體驗方面,則應把“沙超”設計成一眾文旅線路的“中轉站”,為外地游客提供“觀賽+漁港趕海”“觀賽+火山島探秘”等定制路線。另外,在生態保護方面,鼓勵市民游客一起打造“無痕賽事”,設置垃圾分類站與海洋保護宣傳角,讓競技激情與生態保護相得益彰。
為了讓“最美沙灘賽場”出圈,主辦方要用好湛江日報社等新媒體資源,在小紅書、抖音、視頻號等社交媒體上,啟動“最美賽場日記”系列報道,邀請攝影博主、體育達人實地探訪;發起“最美沙超”短視頻大賽,用鏡頭語言放大“城海賽場”的視覺沖擊力。另外,通過新媒體創意策劃,辦一場“海鮮沙灘足球賽”,通過湛江日報將全國獨有的“海鮮沙灘足球賽”名堂打響。而從更長遠來看,除了舉辦“沙超”,今后湛江還要在“最美沙灘賽場”增設沙灘排球、風箏、沖浪等項目,讓“最美賽場”從黃金周的“一時之美”,變為貫穿全年的“常態之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