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消息,今年第16號臺風“塔巴”強度逐漸加強,預計將于8日早晨到中午在廣東珠海至湛江一帶沿海登陸。為保障臺風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迅速行動,于9月7日10時將Ⅳ級防風防汛響應升為Ⅲ級,提前部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全力以赴迎戰臺風“塔巴”。
湛江供電局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做最充分的準備,落實落細“災前防”各項措施,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與氣象、水文、三防等部門溝通,提前開展災情研判,做好提升應急響應的準備。抓緊臺風登陸前“窗口期”,組織輸電、變電、配電專業全面開展特巡及隱患治理,對配電線路進行拉線緊固、樹障清砍、漂移物清理等工作,對三防指揮部、醫院、自來水廠、山塘水庫等重點場所開展風前走訪,幫助用戶排查用電安全隱患。做好內澇等次生災害防范準備,梳理在建工程,評估工程駐地抗風防雨防澇防地質災害能力,部署防御工作。截至9月7日18時,該局出動66人次,車輛26臺次,完成變電站、桿塔基礎護坡檢查154處,調整加固拉線52處、清理及加固變電站、輸電線路周邊飄掛物、鐵皮屋72處。
提前部署 “清障封堵”執行到位
做好樹障清理和變電站封堵是供電企業風前防主要工作,對臺風過境后減少線路故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赤坎供電局緊抓臺風來臨前的黃金窗口期,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工作人員全面開展電網設備設施隱患排查治理,由黨員帶隊對供電線路樹障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重點清除線路走廊內存在倒伏風險的超高樹木。
“該線路沿途部分小山丘上種植有大量桉樹,本次清障工作的重點正是清理這些臨近電力線路的超高樹種……”9月7日,負責10千伏調順線清障工作的運維班班長李迪希介紹,桉樹經濟價值高、生長速度快,且具備二次生長的特性,對供電線路構成潛在風險。
此外,變電站工作人員組織專業力量對供電服務區域內重點排查樹障、漂浮物、排水系統、設備密封性等薄弱環節。針對易澇站點,提前部署沙袋、防水擋板等防汛物資,對地下室、電纜溝等關鍵部位進行封堵加固。同時,全面清理站內及周邊排水溝渠,修剪影響設備安全的樹木枝干,確保風雨來臨時排水暢通、設備無憂。
科技賦能 多維度巡檢守護電網安全
該局變電一所堅持“黨建+科技+安全”,組建多支由黨員技術骨干牽頭的突擊隊,奔赴防風防汛最前沿。依托“智能監測+數字指揮+創新裝備”的立體化防御系統,黨員突擊隊充分利用變電站可視化平臺、在線監測系統和云計算技術,實現對站內設備及周邊環境360°全景監控與實時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巡檢機器人目前已經成為最有力的巡檢助手,憑借靈活移動的優勢,能深入站內復雜區域,與站內固定裝置互補,助力構建多維度巡檢模式,守護電網安全。
在220千伏綠能站,黨員突擊隊員運用無人機開展高空巡視,結合站內固定攝像頭形成“空地聯動”的多維度巡檢模式,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并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及時發現周邊漂浮物隱患,迅速進行處置,有效避免了設備跳閘風險。
風前走訪 對重點場所開展用電安全檢查
雷州供電局組織黨員服務隊對用戶設備開展專項用電安全檢查工作,全力保障其在臺風期間用電安全可靠。隊員們化身電力“醫生”,用紅外測溫儀、鉗形電流表等專業檢測設備,對供電線路、變壓器、配電箱等關鍵電力設備展開了一次全方位的“健康體檢”。
針對近期某用戶一臺專用變壓器因雷擊導致避雷器爆裂、熔管燒毀的情況,服務隊重點對更換后的新設備進行了運行狀態復查,確保防雷改造達到預期效果。工作人員還現場向該用戶詳細講解了臺風天氣電力設備的避雷防護要點和應急處置流程,通過“技術幫扶+知識普及”雙管齊下,有效提升其自主防護和應急處突能力。
臺風天氣常伴隨暴雨、大風,湛江供電局溫馨提醒廣大群眾,密切留意天氣信息,臺風天氣下盡量減少外出,遠離電線桿、配電變壓器臺架等設施,如發現供電線路斷落、供電設備浸水,應立即遠離以免觸電,并及時撥打24小時供電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