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機器轟鳴,重大項目建設正酣。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湛江對外開放前沿和經濟發展主戰場,2025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達359.39億元,占全市總量的 19.8%;同年7月,東海島化工園區獲省級認定。
近年來,湛江經開區法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立足職能,圍繞湛江法院“1235+N”工作體系,錨定經開區“三區一基地”目標,按“一強兩增三優”路徑,為重大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主動靠前謀劃,黨建引領護航“主心骨”
堅持黨建引領,秉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思路,經開區法院打造“黨建+”特色品牌,搭建法企黨建共建橋梁。建立重大涉企案件報告制度,對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涉企案件專人跟蹤,以全鏈條閉環機制解決企業難題。
響應經開區現代化產業專項行動,在掛牌“保護營商環境工作站”、簽訂《府院聯動保障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實施意見》、創建“服務大項目建設工作平臺” 基礎上,經開區法院進一步優化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出臺工作指引,滿足企業司法需求。依托該平臺,健全聯調機制,促進矛盾源頭化解、訴前化解,打造 “法院 + 園區” 多元解紛品牌與無訟園區、企業;專題研究產業升級涉法律政策問題,加強信息聯動,爭創亮點品牌。
完善服務機制,筑牢大項目司法 “基本盤”
經開區法院開通涉企案件快立、快審、快執 “綠色通道”,發揮投資者司法服務平臺作用,加強與投資促進局、發改局等單位協調,對重大涉企案件優先受理、建立專門臺賬,保障立審執銜接與監督管理。今年來受理重大涉企案件54宗,審結25宗。
某建筑工程公司因出租物資、提供施工服務后未收回全款訴至經開區法院,案件進入綠色通道后,立案窗口當日完成登記錄入。承辦法官組織 “背靠背” 調解,3次調解后雙方達成和解:原告免利息,被告限期付本金。該案從立案到審結僅31天,高效解紛獲企業好評。
建立涉企案件執行評估機制,經開區法院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對涉重大項目企業執行案件,壓縮查控時長、提升處置質效;實行 “一案一評估”,規范保全措施。今年來執結拖欠企業賬款案件91件,追回款項3746.47萬元。
實質化解糾紛,護航項目建設 “不停步”
大項目建設周期長、主體多,易爆發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經開區法院堅持 “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節約司法資源,實現法律與社會效果統一。
今年5月,某承攬合同糾紛中,經開區法院承辦法官考慮訴訟可能影響項目推進,第一時間溝通被告掌握項目進度、資金困境,梳理原告訴求鎖定爭議焦點。通過 “法理 + 情理” 雙向調解,促成雙方和解并即時履行,被告結清工程款,原告撤訴,糾紛高效化解。
經開區法院推動調解組織下沉、服務下移,依托服務平臺實現司法 “零距離”,引入3家市場化調解組織,聘特邀調解員,派專員常駐管委會綜治中心推進先行調解。今年來化解涉寶鋼、中科煉化、巴斯夫等重點項目糾紛6件。東海法庭今年受理民事案件近1000件,人均結案超200件,調解率29.52%。
法企聯動共建,織密法治護航 “連心網”
以 “法企共建” 為紐帶,經開區法院組建專業“智囊團”,提供“一對一”定制化服務,推動司法與企業需求融合。
建立“法企”溝通常態化機制,與湛江寶鋼、中科煉化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實現信息互通、聚焦難點、研判風險;定期召開“法企面對面”座談會,聽取意見;開展 “送法進企業”活動,青年法官普法志愿團不定期宣講,總結企業經營法律風險并制發提示書。
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結合,聯合行政機關開展 “行政案件大講堂”,邀請企業代表旁聽庭審并研討,今年已邀請5場次,提升企業依法經營與維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