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通訊員鄒景詩 供圖
2月21日,中共湛江市赤坎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新的一年工作,強調要以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總抓手,錨定抓經濟、抓民生、抓環境、抓作風“四個抓”主攻方向,聚焦“六個湛江”目標任務,加快打造“五新赤坎”,全力建設新時代湛江首善之區,為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交答卷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過去一年,赤坎區委團結帶領干部群眾苦干實干、攻堅克難,推動全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城鄉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持續向好,政治生態更加清朗,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赤坎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建平臺、興產業,經濟大盤更加穩健。經濟運行平穩,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9.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全市“五連冠”。現代化都市產業體系持續向好,總部經濟、先進制造業、科創產業入選廣東省縣域特色產業目錄,全年引進招商項目協議投資額65.14億元,億元以上招商項目13個??苿摦a業動能強勁,建成越秀(赤坎)科創中心,赤坎智慧港建成運營并引進國家超算廣州中心、省科學院資源,廣州數科AI產業園項目落地。文旅產業蓬勃發展,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5.57億元,同比增長35.9%,赤坎老街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金融產業持續做優,全市約1/3的銀行區域總部落戶赤坎,金融機構(組織)總數占全市1/4。健康產業起步良好,嶺南生物醫藥科技園項目基本建成。
優環境、提品質,城鄉能級更加強勁。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舊大天然片區整體更新改造項目扎實推進;舊城改造成效顯著,古商埠歷史文化街區保育活化工程已完成49個點位改造,新完成7個老舊小區改造;全力抓好風貌提升,加快推進2條市級示范帶改造,2個村入選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調順村、文章村先后入選全國、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點;著力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中心城區水生態治理子項工程赤坎片區基本完工。
解民憂、惠民生,服務治理更加優質。用心用情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省級標準化零工市場試點建成投入運營,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的人數超額完成任務;新增公辦優質學位2495個,揭牌成立市8小、市29小兩大教育集團;區中醫醫院遷建工程主建筑大樓順利封頂,區婦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開展“先住院后結算”服務;在全市率先實現街道長者飯堂助餐服務全覆蓋;群眾安全感連續7年排名全市第一。
謀發展
全力以赴抓經濟抓民生抓環境抓作風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首善之區赤坎如何精準發力,實現圓滿收官?會議提出,今年赤坎區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不能低于全市的指標,必須以“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緊迫感,“搶抓機遇、奮發有為”的責任感,“首善之區、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全力以赴在抓經濟、抓民生、抓環境、抓作風4個方面展現更大作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全力推動赤坎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全面落實抓經濟這一首要任務,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展現更大作為。在平臺建設上提質效,提升平臺承載力和吸引力;在產業集聚上增動能,做強科創產業,做優文旅產業,做大健康產業,做精金融產業;在項目引育上善統籌,堅持以項目落地論英雄;在要素保障上強改革,著力破解優質產業空間供給保障和項目建設投融資難題。
——全面聚焦抓民生這一根本目的,在提升群眾生活品質上展現更大作為。辦好惠民利民實事,擦亮“學在赤坎”、健康赤坎、全齡友好等民生幸福標桿品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守好安全穩定底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坎。
——全面夯實抓環境這一關鍵支撐,在增強聚人聚產能力上展現更大作為。打造一流的硬環境,提升城鄉功能品質,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厚植綠美赤坎底色;打造一流的軟環境,優化營商環境、開放環境、法治環境,加快推動辦事標準和服務質效與珠三角地區全面接軌。
——全面強化抓作風這一重要保障,在凝聚干群強大合力上展現更大作為。錘煉過硬干部作風,大力弘揚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培育良好社會風尚,不斷擦亮“善美赤坎”品牌,激發深厚赤坎情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