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黃金周剛過去,有讀者反映,目前很多景區沒有直達巴士,需要兜兜轉轉才能抵達。記者了解到,何止景區沒有直達巴士,連旅行社的旅游大巴在廣州也沒有固定的停靠點。市交委資料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廣州市內共有3548輛旅游大巴,這些巴士都是依靠臨停點上落客的。這些臨時停靠點有違交通法規,時時打游擊更造成交通擁堵。
專家表示,要解決旅游巴士停車難的問題,廣州必須要建設旅游集散中心,這不僅可以整合旅游資源,也是一個城市發達的象征。與此同時,廣州市旅游局的旅游工作會議上,也多次強調了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旅游集散中心。但可惜的是,至今仍無具體的時間表。
市民反映:游客區坐車去景區需 “兜兜轉轉”
日前,有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目前很多景區都沒有可以直達的巴士,個人如果想前往,需要在客運站坐車到當地的客運站,再轉其他車前往,浪費時間,路途辛苦。
市民王小姐告訴記者,之前帶著朋友去肇慶鼎湖山游玩,因為沒私家車,所以只能坐巴士前往,可以從芳村客運站坐大巴前往景區,上車后才知道只能到肇慶客運站,到了客運站后又轉車前往景區,整個行程大概花了4個多小時。如果有直達車的話,只需2個多小時就可以了。“我還知道天河客運站也可以乘坐肇慶班車,但這些都屬于客運班車,只是為了方便游客,順便兜一兜停一停”。
除了這些,還有從化溪頭村、增城白水寨景點等,都需要轉車才能到達。
記者調查:旅游大巴停靠也要“偷偷摸摸”

記者日前在東峻廣場旁的梅東路上看見,這里的橋墩下依然有很多旅游大巴停在這里等游客,一輛接一輛像小火車一樣,而也有的旅游大巴是停在旁邊的咪表停車位上,但是需要交納停車費。
廣賢明車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的大巴一般都是停靠在以太廣場、梅東路和天河城及賽馬場附近上落客,這些地方交通方便,靠近地鐵站,但是目前停靠的點都是屬于臨時停車的地方。路邊雖然有咪表可以停靠,但是價格比較貴,很多大巴都不愿意去付這個費用,因為一輛車要占2~3個咪表位,大概要30元左右。如果停靠在臨時車位的話是需要即上即走的,這個也很難做到,一般等游客的話,大概是需要15分鐘左右的。記者在以太廣場看到,早上8點左右有很多旅游大巴從這里發出,但這里每次只能停20~30輛大巴,位置很有限。
廣之旅汽車總部副總李子釗坦言,東峻廣場那些“老地方”近期交警查得嚴,如果是在“五一”、“十一”黃金周出團量較大的時候,這些危險的臨時停靠點還是要去碰運氣的。“沒辦法,車多客多,實在沒地方停”。
臨停點超負荷 躲交警“邊走邊繞”
記者了解到,不但政府指引的8處旅游大巴臨時停靠點已經超負荷,其他臨時停靠點更是車滿為患。比如烈士陵園正門,這里最多只能同時容納10多輛旅游大巴,有的停靠點還要收費,每輛大巴車要收30~50元不等的停車費,有的大巴司機為了省錢就寧愿停在路邊也不進場。
而在梅東路,旅游大巴對交通的影響更甚。記者日前來到這里發現,在早高峰時間,已經有20多輛大巴堵在這里。某組團旅游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有些路段是可以臨停的,有些路段客流量大,是不允許,所以公司一般只能采取兩種方法,一是旅游巴先停在某個停車場,客人集中好了之后再開過來。或者旅游大巴在接客的附近周圍繞圈,先到的客人先上車,后到的等大巴再繞過來。
廣東中旅股份有限公司旅汽一分公司總經理陳俊表示,現在公司都是根據旅行社客人的要求選擇停靠大巴的位置,一般都會選擇交通比較便利的地鐵站附近,但是現在很多臨停路段都已經超負荷了,還有一些樓盤的巴士也要在此停靠,因此公司只能靈活地去掌握停車的地方。

“目前廣州市內主干道上的臨停路段也越來越少了,政府制定的一些臨時停靠點也根本不夠用,既要不影響交通,又上游客上下客方便,真的很難。”業內人士表示,旅游大巴要等客,很難即停即走,還要躲著交警擔驚受怕。如果市內有官方的旅游集散中心,大家都統一停在一個區域等客,就不會出現這種“偷偷摸摸”現象。
市旅游局:廣州旅游集散中心暫無建設時間表
早在2006年,芳村客運站作為第一家旅游集散中心開始運營,當時重點開拓嶺南特色的溫泉、海灘和山水旅游等一批旅游專線。據了解,該客運站主要還是以客運為主,旅游專線包車主要是由一家名為雄風旅游公司在具體操作,客運站只是負責提供場地。
廣州市旅游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已協調芳村客運站、海珠客運站、黃埔客運站等客運站場,允許旅行社包車進入停靠,但集散中心的建設問題目前還在調研中。
廣東決策研究院旅游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銘建表示,兩三年前,受委托有對廣州市內建設旅游集散中心的選址進行過調研,當時選取了兩處可以建設旅游集散中心的地方,一個是白云區的飛翔公園,另外一個就是芳村花卉博覽園。這兩地地方非常適合,因為場地夠大,而且地鐵方便到達,上機場高速及環城高速非常便利,當時花卉博覽園也愿意配合。
廣州市旅游局方面還表示,關于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設問題已經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工作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論證,目前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將會按照“試點先行、分期推進”的原則穩步推進項目建設。但是至于何時開始著手建設?旅游局方面稱目前也沒有具體時間表。
政府指引8處旅游大巴臨時停靠點
連新路東側
海珠廣場
沿江中路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對出路段
信和廣場

大元帥府廣場東側
寶崗大道龍延里2號
人民北路舊交易會場館4號門至5號門之間東側路段
天河飄絹前臨時通道北側路段
其他旅行社習慣臨時停靠點
烈士陵園正門
東峻廣場
梅東路
以太廣場
天河城
賽馬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