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市轄區非機動車公共泊位智慧化提質升級項目實現關鍵性突破,5000萬元有償使用費于10月30日成功繳入財政國庫。這不僅是該項目落地見效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市實施市級公共資源有償使用管理辦法、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首個實踐成果,對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具有標志性意義。
作為全市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創新探索,該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受讓方,由其統籌投資、建設、運營全流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此舉既破解了非機動車停車資源供給不足難題,也為湛江乃至全省公共資源高效利用提供有益借鑒,助力構建更具活力的城市發展格局。
項目聚焦民生需求,覆蓋赤坎區、霞山區等重點區域,計劃新增公共泊位21.39萬個,同步建設停車信息平臺、智能監控及充換電設施。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車、電動車投放量達5000余臺,項目推進后將增至3萬臺,可實現非機動車實時監管、精準定位,有效規范停車秩序、改善城市環境。同時,隨著充換電等便民設施落地,將進一步滿足市民出行需求,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切實增強市民幸福感與獲得感。
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將有力促進市級公共資源有效利用,為項目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市財政局將與各相關部門強化協同聯動,嚴把項目質量關、監管關,確保項目高效推進、規范運營。同時,將持續探索公共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向,以交通治理現代化助推城市功能完善,為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提升我市城市綜合競爭力提供堅實支撐。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