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湛江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廣州市—湛江市產業轉移合作園(以下簡稱“廣湛園”)依托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舉辦首屆“廣湛園杯”創新創業大賽,激活5億元產業母基金的資本撬動價值與“先進制造10條”政策的扶持引導作用。
這既是深化“以賽促招”“以投促引”的產業集聚效應,也是踐行“研發在廣州、制造在湛江”模式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湛江以廣州的產業、科技、人才等優勢,疊加湛江的土地、海洋、政策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科技與產業的新篇章。
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湛江賽區)暨首屆“廣湛園杯”創新創業大賽活動現場。記者范子華 攝
搭平臺 協作對接更順暢
廣湛協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搭建更多交流平臺,當好科技交流的“橋梁”和“窗口”。
線下有實體站點——去年,廣州—湛江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作站在廣湛園“反向飛地”——1號智造谷·廣湛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空間(以下簡稱“1號智造谷”)揭牌。這個工作站就像“資源整合器”,把廣州和湛江的科技創新資源擰成一股繩,提供高效的科技服務,帶動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等積極參與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解決科技成果從研發到市場過程中的各類難題。
線上有智能平臺——湛江市科技局打造了粵西首個AI科技成果平臺“湛江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平臺整合湛江和大灣區的多行業科研資源,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構建“需求預判—精準匹配—資源直通”全鏈條服務體系。目前累計用戶數達2155個,入駐科研機構143家,匯聚了超1500項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引導優秀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多元活動促成廣湛兩地企業快速連接、結對。例如,以廣湛園依托各類科創品牌活動開展供需線下對接,在廣湛產業協作、政策賦能、平臺支撐的背景下,舉辦“灣智造”系列活動、知識產權護航出海培訓會等線下活動超4場。
在創新海洋經濟場景方面,廣湛園、湛江市科學技術局、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湛江灣實驗室舉辦“灣智造”系列品牌活動之“蔚藍行動”海洋經濟特色活動,吸引了來自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地的50多家科技企業參與。企業代表們走進湛江灣實驗室、海洋牧場——恒燚一號等平臺,通過政企交流、實地考察,深入了解湛江海洋經濟,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在海洋場景中落地,讓海洋產業釋放更多動能。
促轉化 科技成果“開花結果”
科技成果不能“躺”在實驗室,廣湛協作推動更多科技人才“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應用成果送到田頭、走進車間,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落地見效。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啟動實施廣州市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輻射幫扶廣東省湛江市等對口幫扶地市。自2021年以來,湛江市企業、科研機構與廣州市企業、高校聯合申報的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共立項10項,財政資助280萬元。這些項目與湛江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也為當地發展提供更多思路。
其中,廣州農村科技特派員、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茶樹次生代謝與資源利用研究團隊成員曾蘭亭和團隊在湛江廉江開啟茶葉花蜜香品質提升關鍵技術與示范推廣項目研究,重點攻克生態栽培與蜜香提升技術、綠色加工與花香提升技術,提高茶葉品質的均一性、穩定性。
目前,低溫凝香技術和蟲咬提香技術等技術在合作企業湛江茗禾茶業有限公司進行應用示范,并輻射推廣。“這些技術可提升經濟作物的品質,具有綠色安全的特點。”曾蘭亭表示,團隊經常聯合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展科技下鄉服務,在茶樹種植、加工及產品研發等全鏈條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湛江茗禾茶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顏英表示,依托專家團隊的技術支撐,企業在茶葉研發領域持續深耕,開發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新產品。茗禾茶業的茶葉在國內外茶葉評比活動中屢獲佳績,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另一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與湛江長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2023年度科技幫扶合作項目“火龍果新產品研發、高值化利用及示范生產線搭建”項目,為產業發展精準“把脈開方”。目前,項目對湛江現有火龍果品種資源進行調查,開展種質資源的收集、歸檔、評價工作,10種火龍果種質資源收集及營養成分的測定、火龍果桑黃酵素工藝初步完成。
“團隊研發的火龍果發酵原漿、火龍果超微粉、多種形式的火龍果凍干產品等已成功轉化。”項目負責人劉祎帆表示,項目申報單位與合作單位正聯合制定產品標準或技術規程,建立相關生產線,建立產銷一體化的火龍果產業體系。
湛江長青農業公司負責人歐超群表示,遇到火龍果滯銷時,可利用現有研發成果進行深加工,顯著提升產品附加值。
創新案例——“廣州研發+湛江制造”的創新故事
這個“反向飛地”,正強勢發力!
廣湛園“反向飛地”——1號智造谷實施“協同聯動”“產業賦能”“招才引智”等創新機制,形成“研發在廣州,制造在湛江,出口在東盟”的企業高質量發展“雙贏”新模式。
依托廣州,聯動粵港澳大灣區,1號智造谷面向全國對接企業超1000家,挖掘招商線索超60條,累計開展企業走訪超50次,舉辦各類廣湛園推介活動4場,吸引28家企業機構實地調研廣湛園,招引可持續能源服務商廣東飛華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等6家企業注冊落地廣湛園,形成“招引一家、孵化一家、帶動一片”的良性循環。
1號智造谷接待全國企業來訪70余家,累計吸引新加坡及國內上海、深圳、蘇州等地區7家企業入駐。這些企業的科技含量令人大開眼界。如入駐企業廣州分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屬于高新技術企業,是新加坡科學院分子信息聯合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項目,首創的化學解譜算法衍生出質譜解譜軟件、數據庫軟件、人工智能調配軟件等應用型技術產品,應用于名貴酒類、天然香精、中藥提取物等細分行業。目前企業以1號智造谷為研發中樞,加速技術攻堅與產品孵化,同步規劃入駐廣湛園開展產業轉化與東南亞市場拓展。
在廣湛園,入駐企業享受從場地支持、資源對接、政策扶持到成長規劃等全鏈條孵化服務,寫實“廣州研發+湛江制造”的創新故事,實現了從“傳統飛地”到“反向飛地”的跨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