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蓬勃發展、創新活力滿溢的當下,一首源自湛江的優秀童謠《黃花開》,以純凈童聲為媒介,將自然之美與生態理念娓娓道來,成為“童聲唱響大灣區——2025年嶺南童謠征集傳唱活動”中的一抹亮色。
這首童謠由湛江市教育局傾力打造,楊乾、王潔瑩共同擔任編劇與導演,張小鹿作詞、吳小路作曲。
自然風景成為創作靈感源泉
春日里,滿樹黃花風鈴木在風中輕輕搖曳,猶如一群舞者在枝頭跳起熱情的拉丁舞。這平凡卻動人的畫面,深深觸動了楊乾,成為她創作這首童謠的靈感起點。
“春日盛放的黃花風鈴木,充滿了向上的生命力,綻放著蓬勃生機。而那一片片燦爛的金黃色,也常被大家視為好運與幸福的象征。在許多傳統節日中,人們也借它來表達對家庭美滿、生活順遂的美好祝愿。”楊乾這樣解釋選擇“黃花”作為歌曲主元素的緣由。
為了讓聽眾更直觀地感受自然之美,《黃花開》的MV以“黃花”為線索,巧妙串聯起孩子們探索自然、暢享自由的歡樂場景。畫面中,小女孩輕撫花瓣、穿梭于花海,口中哼唱著動人旋律。音樂、人物與自然景致相融,宛如一幅詩意盎然的動態畫卷,將兒童領略自然、享受自由的美好場景展現得淋漓盡致。
《黃花開》以“黃花”為核心意象,通過清澈的童聲搭建起一座與自然對話的橋梁,唱出了大自然的生機與美好。歌曲引領聽眾隨著旋律漫步,進入一個充滿詩意和想象的自然世界。
而在這份美好背后,更蘊含著楊乾的深層創作理念:借歌曲傳遞生態保護意識,喚起人們對自然之美的珍視,倡導與自然和諧共處。
匠心詞曲編織純美意境
“黃花開,春天來……”細細聆聽,弦樂、鋼片琴與鋼琴延音交織出連綿悠遠的聽覺氛圍,清脆的碰鈴點綴其間,使整首歌曲營造出悠揚婉轉、抒情柔美的氛圍,又不失童真爛漫。
從詞曲創作來看,《黃花開》的設計盡顯巧思。旋律上,歌曲采用4/4拍慢速節奏,這種節拍的強弱規律與人類行走步伐、心跳節奏契合,能讓聽眾自然產生舒適與共鳴,輕松代入旋律之中。
歌詞創作同樣充滿奇幻想象力——從“我坐著小船把菱采”到“我坐著云彩把山采”,實現了從地面到天空的奇妙跨越,仿佛為聽眾打開一扇通往夢幻世界的大門。
“黃花開,春天來”“黃花開,幸福來”的反復吟唱,既點明了季節與美好寓意,也讓歌曲更易傳唱,讓自然之美與幸福期盼隨著童聲,深深印在每一位聽眾心中。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