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記者王優玲)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體育總局共同主辦的“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公益行活動20日在北京市東城區龍潭公園舉行。公益行活動現場發布了《“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成果展示案例集》,總結各地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構建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的成效經驗。
乒乓球奧運冠軍馬龍在“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公益行活動現場與居民互動打球
利用公園和街邊綠地空間,植入專業乒乓球臺,配套增設健身器材;盤活閑置廠房資源、旮旯區域等,改造體育公園、居民打球健身場所;升級改造燈光乒乓球場,滿足居民夜間打球需求……當前,各地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推動在城市社區、公園中配建以乒乓球臺等小型設施為重點的健身設施,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區、公園健身服務功能,構建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
記者了解到,從2023年起,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和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等工作結合。截至目前,全國城市社區和公園新增乒乓球臺約3.8萬張,其他健身活動設施共計約13.5萬件(處);圍繞活動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近1.4萬場次,吸引參與群眾超130萬人次。
“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公益行活動現場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及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相關負責人均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在城市社區、公園中建設乒乓球臺等健身場地,加強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供給、豐富群眾體育賽事活動,讓老百姓就近鍛煉身體,將“人民城市”理念落到實處,推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