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習慣大夢想,小小的種子有力量……”近日,由湛江市赤坎區教育局精心打造的童謠《小習慣大夢想》在校園內傳唱,清澈的童聲伴隨輕快的旋律,將良好習慣的養成與家國情懷的培育融入其中,一經宣發,獲得廣大好評。
這首由魯嬌嬋、楊乾編劇、導演,李建藝、楊乾作詞,吳小路作曲的童謠,正通過“以歌育人”的創新方式,筑夢孩子們的成長。
童聲為媒:讓習慣養成“聲”入人心
“習慣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夢想是驅動他們前行的動力。”魯嬌嬋表示。2025年,湛江市將“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運動習慣”三大養成教育列為民生實事,赤坎區各中小學通過常態化、特色化、創新化的方式推進落實。
主創團隊在創作中深挖習慣養成的教育意義,敏銳捕捉童謠“以歌育人”的獨特優勢,將三大習慣與家國情懷深度融合,讓“小習慣”與“大夢想”生動聯結。
“我們要讓孩子們從小明白,每一次對良好習慣的堅持,都是實現個人茁壯成長的起點。”歌詞從生活場景切入:清晨珍惜盤中餐體現節約、課堂專心聽講強調學習態度、堅持體育鍛煉呼應課間活動……在湛江的校園里,孩子們行為的變化、強化正體現這首歌發揮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匠心為韻:讓教育理念“樂”然紙上
作詞家李建藝與學校一線教師楊乾精益求精。主歌采用“習慣類別+具體行為”的工整對仗,副歌以重復句式強化記憶點,自然嵌入“復興有我”等時代主題的同時,巧妙承載愛國主義教育內涵。
作曲家吳小路選用輕快的6/8拍,配合手風琴、吉他等樂器演奏,模擬校園鈴聲與運動韻律,精心設計的朗誦部分“小習慣大夢想,小小的種子有力量”以童聲合唱強化韻律動能。
“我們用了大量口語化、童趣化的表達,比如‘我是小小主人翁’‘小樹終成大棟梁’,讓孩子們覺得像游戲一樣有趣。”魯嬌嬋表示。孩子們反饋積極:“歌詞里的場景每天都會發生!”“唱完歌更有動力養成好習慣了!”這首歌不僅完成了藝術創作的本體使命,更承擔著讓習慣教育“活”起來、讓教育理念“樂”然紙上的責任。
實踐為橋:讓小小種子“行”穩致遠
目前,《小習慣大夢想》已在多所學校傳唱,并成為赤坎區“學在赤坎”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文化載體。期待這首童謠能讓習慣養成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為孩子們的成長、社會的發展增添文化動能。
“習慣從生活中來,也要回到生活中去。”魯嬌嬋強調。當孩子們自覺整理書包、認真聽講、熱愛運動時,音樂的育人價值便真正實現了從“聽到”到“做到”的跨越。
接下來,《小習慣大夢想》將走進湛江各大學校和社區。通過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歌聲中認知好習慣,擔當起責任。正如歌詞所唱:“小習慣,大夢想,小小的種子有力量。”這既是忠于當下的律動,也飽含對未來的憧憬。
《小習慣大夢想》,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結晶,更是一份獻給未來的成長禮物——用旋律播撒習慣的種子,用童心唱響復興的夢想,期待它在不久的將來,能傳遞出習慣孕育而生的磅礴生長力。
《小習慣,大夢想》
每天清晨早起床
生活習慣放心上
刷牙洗臉愛干凈
書包自己整理好
盤中之餐皆辛苦
愛惜糧食記得牢
胸前系上紅領巾
爭當先鋒多自豪
我有三個好習慣
還有一個大夢想
學好文化學做人
少年也有大擔當
我是小小主人翁
小樹終成大棟梁
時代召喚新少年
復興有我歌聲揚
學習習慣要牢記
上課鈴響認真聽
開動腦筋勤思考
書面整潔須知曉
運動習慣不能少
堅持鍛煉身體好
運動場上展風采
活力滿滿精神旺
我有三個好習慣
還有一個大夢想
學好文化學做人
少年也有大擔當
我是小小主人翁
小樹終成大棟梁
時代召喚新少年
復興有我歌聲揚
小習慣 大夢想
小小的種子有力量
小習慣 大夢想
少年強則中國強
小習慣大夢想
小小的種子有力量
小習慣大夢想
少年強則中國強
作詞:李建藝、楊乾
作曲:吳小路
配器:吳小路
錄音制作:冠天影視
視頻制作:張小結
演唱:李佳期、陳怡貝
李維意、吳承恒
肖錦睿、吳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