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排出的廢水去了哪里?洗手時流走的水最終流向何方?我們每天“丟棄”的污水,最后經歷了怎樣的“旅程”?
7月24日,帶著滿滿的好奇心,一群由家長陪同的小朋友化身快樂的“小探險家”,走進了遂溪縣廣業環保有限公司濱河新區污水處理廠,開啟了一場妙趣橫生的“污水大變身”之旅。這是“美麗廣東·巾幗故事媽媽”環保宣講活動現場,該活動由湛江市婦女聯合會和湛江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湛江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單位承辦,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自然環保課。
一起合影。
第一站: 污水“闖”入粗格柵,大雜質“被攔住”
“我們主要處理生活污水,像同學們洗澡洗衣服的水等等,讓它達到排放的標準。”剛一進廠,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開始了參觀污水處理之旅。第一關——粗格柵!粗格柵像一個超級大的“嘴巴”,專門“篩”污水里2厘米以上的大垃圾,就像用篩子篩沙子,粗格柵會把污水里的大樹枝、大塑料瓶這些大雜質統統攔住,不讓它們再在污水里搗亂。這就是污水處理的“第一扇大門”,把那些“大塊頭”的臟東西都關在門外,粗格柵后還有細格柵,將更小的垃圾篩出去。
工作人員耐心解答。
第二站: 微生物登場,變身“凈化小衛士”
“同學們看到泥土了嗎?這可不是簡單的泥土。”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小朋友們來到了氧化溝旁,這里可有一群超級厲害的“小衛士”——微生物!四年級的黃奕彰小朋友興奮地說:“原來微生物會把污水里的臟東西一點點吃掉,這樣污水就能變得干凈一些啦!”這些微生物默默干活,幫我們節約水資源,還能保護環境,它們可真是污水凈化里的大功臣!在生化池里,微生物們開足馬力,把污水里的有機污染物“消滅”掉,讓污水開始有了變化。
仔細聆聽流程介紹。
第三站: 二次沉淀,污水“分層”變清澈
經過微生物的努力,污水又來到了二沉池。這時候,污水里那些泥土,就會慢慢沉淀到池底,就像我們把沙子和水放在杯子里,沙子會慢慢沉下去一樣。這樣一來,上面的水就變得比之前清澈多啦。即將讀初二的黃俊錕同學看到二沉池后感嘆道:“我之前在課本里了解過凈化步驟,以為粗格柵是沉淀作用的,來這兒一看才發現不是,原來它是‘篩子’呀!這次參觀讓我對物理化學更感興趣啦,原來知識在實際里這么好玩!”
同學們認真聽講。
第四站: 消毒收尾,清水“出廠”啦
最后一關就是消毒池!經過前面那么多步驟,污水已經變得比較干凈了,但還得消消毒,把那些可能還存在的小細菌、小病毒統統消滅掉。經過紫外線消毒后的水,就達到了排放標準,可以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像小河、湖泊這些地方,就會歡迎這些“變身”后的清水了!
觀看監控。
知多D
污水的分類主要根據其來源、成分、性質和處理要求等因素進行。同學們今天參觀的是生活污水的處理,現在來看看按照來源是怎么分類污水的吧!
參觀污水處理流程。
1. 生活污水
來源:居民日常生活活動產生的廢水。
成分:主要包括糞便水、洗滌水(來自廚房、浴室、洗衣等)和餐廚廢水。
特點: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卵)、懸浮固體、氮、磷等營養物質以及合成洗滌劑。水質相對穩定,但水量波動較大(早、中、晚高峰期)。
展示污水處理工藝。
2. 工業廢水
來源: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成分:極其復雜多變,取決于工業類型、原料、生產工藝、管理水平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如汞、鎘、鉻、鉛;氰化物、砷化物、酚類、多環芳烴、農藥等),高濃度有機物或無機物,強酸、強堿,油類、油脂,放射性物質等。
特點:成分復雜、濃度高、毒性大、處理難度大、水質水量變化大。不同行業廢水差異巨大。
這里是二沉池。
3. 農業廢水
來源: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廢水。
成分:主要包括農田徑流(含有化肥、農藥、土壤顆粒)、畜禽養殖廢水(含有糞便、尿液、飼料殘渣、消毒劑)、農產品加工廢水等。
特點: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氮、磷營養物質、農藥殘留、病原體(來自牲畜糞便)、泥沙等。具有“面源污染”特點,收集處理困難。
觀察處理后的水流。
4. 城市污水/市政污水
來源:通常指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混合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也可能包含部分符合排入標準的工業廢水(稱為“納管工業廢水”或“達標排放工業廢水”)以及部分初期雨水。
特點:是生活污水為主體的混合污水,成分相對穩定但依然復雜,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對象。
感悟: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
這場污水處理廠之旅,不僅讓同學們直觀了解了污水處理的全過程,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活動結束后,黃奕彰小朋友分享道:“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環境,因為污水處理真的太不容易了,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
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寶貴的資源,而污水處理廠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工廠”,讓“臟水”重新煥發生命。今后,我們要從點滴做起,無論是洗手、洗澡還是洗衣服,都要注意節水。讓我們一同做環保小衛士,守護碧水藍天,為美麗湛江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