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健全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從源頭和機制上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霞山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喬美率調研組對霞山區開展全面建立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進行調研。
調研組采取深入基層走訪、查看資料等形式了解霞山區建立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的情況。在調研座談會上,調研組聽取了霞山區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實施小組辦公室開展全面建立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情況匯報,各街道辦、相關職能部門等10多個與會單位也結合自身實際,并圍繞下一步如何實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陳喬美提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制定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對于筑牢中國式現代化根基的重要意義。二是進一步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同步制訂《街道職責準入辦法》。建立年度修訂制度,根據法規政策、機構改革情況動態更新,防止調整滯后于改革,避免清單僵化,導致基層陷入“不管則問責、管則越權”的困境。同時,要嚴控未經程序下放事項。職能部門下放事項需經嚴格審核,禁止擅自通過“責任狀”“一票否決” 等形式向街道攤派任務。三是加強職責事項清單監督,建立問責機制。清單公示后要做好跟蹤評估,建立問責機制,防止個別部門“清單接受,做法照舊”,導致清單約束力流于形式。四是加大資源整合的力度,實現動態協商,雙向反饋。街道與各職能部門必須要打破壁壘、協同聯動,形成治理合力,避免“各自為政”或“責任甩鍋” 。五是搞好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將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嵌入政務服務APP,方便街道工作人員和群眾查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