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上海奉賢,曲韻悠揚。5月27日至29日,第五屆中國東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在此匯聚了全國曲藝精粹。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十余省市及國家級文藝院團的23個優秀節目同臺競技,涵蓋粵曲、京韻大鼓、蘇州評彈等17種曲藝形式。其中,由湛江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陳愛利表演的粵曲《秋瑾抒懷》現場亮相,得到與會專家高度肯定。
作為紅派藝術第三代傳人,陳愛利是湛江粵劇團副團長、粵西地區粵劇的青年領軍人物之一。從小熱愛粵劇的她,不僅在舞臺上綻放光彩,更在傳承與推廣粵劇文化的道路上留下了堅實而深刻的足跡。

傳統藝術的傳承者
此番作為廣東代表之一,登上全國曲藝舞臺,陳愛利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源于她十年如一日在粵劇藝術上的孜孜以求與千錘百煉。
陳愛利的藝術之路始于廉江市安鋪鎮的粵劇世家。爺爺(文武生)、父親(粵劇團樂手)、母親(遠近聞名的花旦)構成了她的“梨園底色”。兒時跟隨父母所在的劇團流動于廣東各地,在后臺邊幕旁模仿母親的一顰一笑,耳濡目染間,粵劇的種子已深深根植于她的心間。
進入湛江藝術學校后,陳愛利經歷了極為嚴苛的基本功訓練:清晨未明的練功房,是她獨自壓腿、下腰、跑圓場的孤寂戰場;日復一日仿佛磨煉唱腔,一遍又一遍地吊嗓子,揣摩每一個音符、每一句唱詞的韻味,常常練到說不出話。她常說:“鏡子是最好的老師,練功房里的每一個汗流浹背的身影,都是為了舞臺上的剎那光華。”
輾轉于信宜、江門、湛江等地多個粵劇團,舞臺成為她最重要的課堂。她不滿足于地域的局限,不斷北上南下,輾轉廣州、北京、香港等地交流學習,博采眾長。這份對藝術的虔誠與不懈追求,最終引領她拜入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一級演員、紅派藝術傳人蘇春梅的門下,成為紅派藝術第三代傳人。
陳愛利的代表作《黨的女兒》和《林召棠》,在傳承與創新中讓粵劇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林召棠》中,她扮演林召棠的夫人孫雪梅,文靜淡定的形象深入人心,唱腔細膩感人,將人物的情感表達得絲絲入扣。
2021年,她憑借湛江藝術季大型舞臺藝術作品《黨的女兒》榮獲演員金獎;2021年榮獲廣東省第十屆中青年戲劇演藝大賽銀獎;2023年獲得第五屆廣東省曲藝大賽職業組表演獎一等獎、第十屆中國一東盟(南寧)戲劇周,榮獲朱槿花·粵劇紅派粵曲專業組一等獎。這正是對她精湛藝術水平的認可。

扎根基層的播種者
榮耀的舞臺之外,有陳愛利更為執著的身影——深入田間地頭,行走在鄉村與校園。她深知,粵劇藝術的根脈在民間,其未來則在于年輕的血液。自2015年加入湛江粵劇團以來,陳愛利堅持隨團深入基層,送戲下鄉,送戲進校園,10年以來,累計場次將近一千多場,切實服務了湛江的基層大眾,并為粵劇的普及傳承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新春佳節,萬家燈火團圓時,陳愛利的行程依舊排得滿滿當當。從第二屆湛江“村晚”的舞臺到安鋪鎮等鄉村春晚現場,她馬不停蹄地奔波在“送戲下鄉”的路上。在第二屆湛江“村晚”上,一曲經典紅派名曲《荔枝頌》,經她唱來如“黃鶯出谷,婉轉悠揚”。
而真正觸動陳愛利的,是在偏遠鄉村的空地上搭起的簡易舞臺。當燈光亮起,鑼鼓響起,臺下父老鄉親眼中閃爍的期盼與滿足,便是她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她為村民們帶去熱鬧的賀年喜慶曲目,也演繹感人至深的經典唱段。“粵劇的根,必須深植于這片土地上。送戲下鄉,就是用藝術溫暖人心,讓老傳統的種子在最質樸的土壤里繼續發芽。”陳愛利動情地說。
與此同時,作為粵劇藝術傳承的關鍵一環,陳愛利的身影也活躍在湛江的眾多中小學和高校課堂上。她是講臺上熱情的“陳老師”。非遺進校園,她不只是表演者,更是引路人。
許多學生從最初的拘謹、好奇到被她的熱情點燃,逐漸對粵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說:“以前以為粵劇離我們很遙遠,是爺爺奶奶才聽的‘老古董’,沒想到動作這么美,唱腔這么好聽!”陳愛利堅信,只有讓青少年真切感受到粵劇之美,這份古老藝術才能擁有生生不息的明天。

面向未來的創新者
從上海高規格展演平臺的鎂光燈下,回到雷州半島的鄉間舞臺和青春洋溢的校園課堂;從傳承自紅派藝術大師的嚴謹規范,到對如秋瑾這般新角色的個性解讀——陳愛利的藝術道路,始終貫穿著一條清晰的主線:在堅守中創新,在傳承中開拓。
陳愛利扮演的秋瑾,其成功正在于此。她并未背離紅派的藝術精髓,而是在深刻理解角色的基礎上,融入時代感的表達和個性化的藝術處理。她坦言:“演秋瑾,光有優美的唱腔是不夠的。更要理解她的革命情懷,思考如何用粵劇的藝術語匯,讓今天的觀眾也為之共鳴。這可能需要在傳統唱腔中加入一些更有力量、更有棱角的處理。”這種自覺的藝術實踐,使得《秋瑾抒懷》在上海奉賢的舞臺上贏得了專家的高度評價。
創新源自深厚的根基,而傳承則肩負著面向未來的責任。在劇團,她不僅是主演,更是年輕演員們的榜樣和導師。排練廳里,她常以身示范,摳動作、磨唱腔。她鼓勵年輕演員:“既要耐得住性子練功,扎穩傳統的根;也要敢于琢磨自己的理解,唱出屬于這個時代的聲音。”在粵劇藝術道路上,陳愛利越走越寬,也越來越有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