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湛江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粵西非遺空間設計》課程開啟“行走的課堂”,由環境藝術系5位教師帶領22名學子深入湛江非遺沃土,通過“行走的課堂”解碼文化基因,以設計之力賦予傳統技藝新的生命力。
環境藝術系以“非遺空間設計”為切入點,組織師生走進湛江市博物館、赤坎老街、雷州足榮村等地,通過實地調研、測繪與創作,挖掘非遺背后的文化邏輯與空間智慧。在雷州足榮村,師生們從傳統民居的“天井納氣”中領悟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昌公書局,他們以步距丈量古建筑模式,將傳統營造智慧轉化為現代設計語言。老師們在現場授課,引導學生從采光、通風等維度解析非遺空間的生命力。這種“文化解碼—設計轉譯”的實踐模式,為非遺的當代傳承提供了創新路徑。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