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記者 郎樹臣 攝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教育資源呈現分配不均。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日前,赤坎區教育領域開展“創新之舉”,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與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揭牌成立,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集團化辦學作為一種創新模式,通過優質教育資源。整合能夠有效縮小校際差距。未來這種以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實踐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將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帶動更多學校加入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中來,推動赤坎區整體教育質量提升。
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記者 郎樹臣 攝
資源共享深度融合 學校“朋友圈”擴大
湛江市第八小學和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以優秀的教育質量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受到關注。此次兩大教育集團的成立,是赤坎區深化教育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其中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以湛江市第八小學躍進校區為核心,成員校(校區)包括八小金城校區、草蘇校區以及湛江市第三小學、湛江市第十五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以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為核心校園,成員校包括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學、湛江市第三十六小學。
兩大教育集團將通過集團化管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方式,加快實現集團內優質教育均衡。集團總校將助力改善并入學校的基礎設施,派出管理團隊和優秀教師交流輪崗。并入教育集團的學校也將保留原有特色和文化,同時在教育教學、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方面與教育集團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集團成員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此次兩大教育集團的成立,不僅是對赤坎區教育事業的一次重大推動,更是對“學在赤坎”教育藍圖的生動詮釋。
據了解,作為湛江市基礎教育的標桿學校,湛江市第八小學創辦于1951年,學校秉持“讓每個生命的成長真實可見”的辦學理念,堅持“五育并舉”,致力于培養有能力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新人。近年來,憑借卓越的教育教學成果,學校先后榮獲了廣東省漢語言文字示范校、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等一系列省級榮譽,并承擔了廣東省校本研修示范校、基礎教育校本教研基地等多個重要項目。在這些項目的驅動下,八小的教師隊伍不斷壯大,育人質量顯著提升。在赤坎區教育質量檢測中,八小學子的學業水平屢創新高,展現了學校在新課程標準下的深刻領悟和課堂教學模式的大膽革新。
市八小教育集團成立。記者 賴潔慧 攝
家長歡迎:
能讓更多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王女士(湛江市第三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市八小的師資和教學質量一直非常強,現在集團化辦學,我們市三小也是集團成員校之一,未來孩子能享受到更多優質資源。那些特色課程說不定以后都能普及,幫助孩子全面發展。在這種模式下,老師們之間的交流也會更頻繁,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李先生(關注赤坎區學校動態的“準小學生家長”):看到市八小教育集團成立,我真的眼前一亮。赤坎區在教育這塊是下了大功夫,集團化辦學能縮小校際差距,這對我們家長來說太重要了,不用再為了‘擇校’發愁。希望以后各成員校能多組織交流活動,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劉女士(湛江市第八小學(草蘇校區)學生家長):我家孩子在市八小分校上學。這個學期才剛剛開學,我就聽孩子說,躍進校區、金城校區的老師經常過來指導交流,孩子回家說課堂變得更有趣了,學習的積極性也高了。希望集團能一直保持這種緊密的聯系。
市二十九小教育集團成立。記者 賴潔慧 攝
老師點贊:
交流前沿教育理念讓課堂更精彩
陳老師(湛江市第八小學骨干教師):作為市八小的老師,參與到集團化辦學的過程中,我深感責任重大。這不僅是市八小自身發展的契機,更是帶動區域教育提升的好事。在與其他成員校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都很有干勁,彼此分享教學經驗、研討課程改革,這種氛圍特別好,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為赤坎區的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劉老師(湛江市第十五小學老師):教育集團雖然剛剛成立不久,但我已經能感受到來自教育集團的特有教育教學氛圍。尤其是‘開學第一備’,集團核心校園派出骨干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備課,他們的指導很實用,讓我在教學方法、班級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路。而且通過參與集團組織的教研活動,我接觸到了很多前沿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個人的成長太重要了。期待未來能跟著集團一起成長,讓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