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湛高鐵湛江北站施工現場。
全會指出,構建“一核四聯”現代化綜合性運輸體系,即以提升湛江集疏運能力為核心,打造東聯粵港澳大灣區、南聯海南自由貿易港、西聯北部灣城市群、北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湛江持續用力抓環境,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磁場,打造優質硬環境成為了重要抓手,其中夯實交通基礎支撐是重中之重。未來湛江將加快建設廣湛高鐵、湛海高鐵、合湛高鐵、南湛高速廣東段、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湛江段,著力推進環城高速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雷州半島西線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提升湛江港和湛江吳川國際機場集疏運能力,加快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進程,深化推廣“并行港”物流模式,構建“一核四聯”現代化綜合性運輸體系。
“一核四聯”現代化綜合性運輸體系,東聯粵港澳大灣區主要通道包括深湛鐵路、廣茂鐵路-河茂鐵路、廣湛高鐵(在建)、沈海高速、汕湛高速、湛吳高速(及其東延線)、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南聯海南自貿港主要通道包括粵海鐵路、湛海高鐵(規劃)、湛徐高速、規劃的雷州半島西線高速和東線高速。西聯廣西北部灣主要通道包括合湛高鐵(規劃)、蘭海高速、南湛高速(規劃)。北聯陸海新通道的主要通道包括黎湛鐵路、洛湛鐵路、張海高鐵(規劃)、玉湛高速。
全會召開前,《湛江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規劃》統籌考慮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省內、國內、國際的連接,從服務國家戰略、推動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高度,系統提出湛江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發展目標、總體布局、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
根據規劃,到2035年,湛江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陸海新通道的通達能力全方位提升,湛江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全面夯實,以海港、空港、高鐵站為龍頭,以快速交通網絡為骨架,普通交通網絡為基礎,特色網絡為補充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123小時出行交通圈”基本形成,即基本實現湛江灣區半小時通勤圈、湛江城區與周邊縣城30分鐘可達、縣城1小時可達所轄鄉鎮;基本形成湛江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廣西北部灣1.5-2小時高鐵交通圈;基本實現湛江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湛江綜合交通整體發展水平將處于全省前列,成為交通強省的主要支撐和交通強國的重要支點。
展望2050年,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加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牢固,國際中轉功能全面凸顯,成為世界綜合運輸網絡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