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漢字就像滴滴水珠,串起無數動人的故事。我想和你講的是我和“吳”這個漢字的故事。
“吳”是一個簡單又充滿力量的漢字,它不僅僅是我的姓氏,更是我家族榮耀與文化傳承的象征。聽爸爸說,我們吳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末時期的泰伯公。泰伯是周族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他為了讓位給弟弟季歷,帶著族人南下,到了荒涼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勾吳,將蠻荒之地變成魚米之鄉,成為后世稱霸中原的吳國。泰伯的謙讓精神,就像一顆種子,深深地鑲嵌在了“吳”這個漢字里,也鑲嵌在了我的心里。
“吳”是一個有趣的漢字。在甲骨文中,“吳”字寫作吳。它上面的“口”字就是人在吟唱,下面的“天”不是“天”,而是夭,即“妖”,女子妖嬈起舞,合起來就是且歌且舞,助興娛樂的意思……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美麗的部落,男人們打獵歸來后,人們大聲歡呼,隨后圍成一個圈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來慶祝。
我為姓吳而感到無比驕傲,每當我寫下“吳”這個字的時候,就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遠古的智慧和勇氣。我要像泰伯公一樣,做一個有擔當、有愛心的人,讓這些美麗又有力量的漢字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點評:小作者從自己的姓氏起筆,追溯到上古時期“吳”姓氏的來源以及結合甲骨文的知識進行闡釋,使本文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尤其是圍繞甲骨文“吳”字的想象,更給本文增添了文學色彩。
指導老師:歐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