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界炮江頭村圣女果種植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
培育出圣女果產業“億元村”、打造了全省首個“消防安全示范村”、推動“界炮農產品走進火焰藍”消費幫扶活動超1500萬元、引進靈芝和食用菌培育等系列項目……
近年來,以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為牽頭力量,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作為成員單位所組成的駐遂溪縣界炮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 “工作隊”)在界炮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鄉村振興答卷。
工作人員在分揀圣女果。
在這支工作隊看來,鄉村要振興,離不開文化賦能。對即將舉辦的“中國人保”2025第二屆湛江鄉村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湛江村晚),他們滿懷期待,希望更多的鄉村場景被搬上湛江村晚大舞臺,推動湛江農文旅品牌走出去,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遂溪縣界炮鎮上大嶺坑村,各種消防元素巧妙融入了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防消融合”打造和美鄉村
消防主題公園、消防卡通雕塑、趣味消防翻板游戲、消防主題滾動景墻、消防攀爬游戲健身器材、消防主題景觀座椅、滅火器造型垃圾桶……12月12日,記者走進上大嶺坑村,各種消防元素巧妙融入了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2021年,工作隊隊員們走進界炮鎮,通過走家串戶,用心傾聽,深入調研,他們不僅收集了許多村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更用“火眼金睛”發現了許多消防短板:部分鄉村消防設施滯后,村民消防意識淡薄。
“能不能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相結合,推動‘防消融合’,探索出‘鄉村消防安全綜治融合新模式’呢?”說干就干,工作隊隊員們開拓思路、創新舉措,以上大嶺坑村為依托,高站位高質量高標準開展“消防安全示范村”創建工作,在干群合力之下,曾經一片片雜草叢生的鄉村土地,變成了消防主題公園。消防主題滾動景墻如同一本本無聲的消防知識教科書,讓村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一站式”掌握消防知識和防火技能,真正發揮了主題公園“小陣地、大宣傳”的社會宣傳效果。
“在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這段時間里,我深切感受到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湛江鄉村的整體改變。”看著眼前的變化,張庭瑞目光中滿是感慨與欣慰。
消防墻引來學生參觀學習。
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鄉親們都知道我們從省城來,盼著我們帶著‘金點子’來幫助他們,既然來了,我們就必須實實在在干點事”。在4年多的幫扶工作中,工作隊員們發揮幫扶干部人才的關鍵引領作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投入自籌資金300多萬元。從走訪慰問困難戶,到建設田頭智慧小站解決農產品保鮮與銷售問題;從援建便民超市、打造村集體商鋪增強集體經濟,到打通 “斷頭路”、打造水井、購置保潔車提升人居環境,再到資助黨建建設、危房改造等,每一項舉措都精準對接鎮村發展和百姓需求,切實解民憂、紓民困。
“鄉村振興規劃,要優先規劃鄉村教育,只有鄉村學校辦好了,教育穩住了,鄉村才可能留住人,鄉村才有希望。”張庭瑞說,一直以來,工作隊聚焦民生實事,重點幫扶鎮級學校并輻射村級學校。投入自籌資金150多萬元,獎教獎學助學,改造中心幼兒園圍墻、安裝柜式空調以及捐贈電腦、多媒體機、打印機、全自動飲水機、防近視 LED 燈等,不斷改善教學環境與設備,讓界炮鎮教育軟硬件建設不斷提檔升級,還助力界炮鎮中心幼兒園成為遂溪縣首個市一級鄉鎮中心幼兒園。
“我們內角村原本基礎比較差,經過工作隊努力,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內角村的‘顏值’。現在村莊大變樣,處處呈現新活力。”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李小佳告訴記者,工作隊自籌200多萬元,圍繞 “道路硬化、村莊綠化、村巷亮化、庭院美化”,建設百姓大舞臺、文化廣場、健身小公園,實施墻繪行動,巷道硬底化全覆蓋并安裝太陽能燈108盞,使內角村煥然一新,成為自籌資金建設示范村的典范。
遂溪縣界炮鎮內角村百姓大舞臺。
期待村晚激發振興“新動力”
“在湛江工作以來,我們扎下了根,努力把幫扶‘駐’進鄉親們的‘心里’,和村民們一同凝心聚力繪就湛江鄉村振興的新畫卷。”張庭瑞表示,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源泉,推進文旅融合,還需文化賦能,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在我看來,湛江村晚是推動文化振興的有力抓手,應更多融入鄉村振興元素,深挖人居環境改善、產業升級、非遺文化傳承等成果,讓觀眾深入了解并熱愛鄉村振興事業。”張庭瑞說,今年的湛江村晚已經是第二屆,期待湛江村晚能持續創新,突出“村”主題,加強與鄉村產業聯動,借助直播帶貨、農產品展示,將晚會流量轉化為鄉村產業銷量和鄉村經濟增量。
“今年的湛江村晚,已經成為我和村民們的預訂節目,不僅因為它的精彩,更因為我們都是這場鄉村振興的‘主角’,村晚講述的正是我們村民的身邊事。”張庭瑞認為,湛江村晚意義深遠,它不僅是文化盛宴,更是展示“百千萬工程”成果的窗口,期待湛江村晚越演越精彩,湛江鄉村振興新畫卷越繪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