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將“百千萬工程”作為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把“百千萬工程”的“施工圖”轉化為湛江大地的“實景畫”,用奮斗激情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坡頭荷花小鎮美麗鎮圩風貌。記者歐陽澤 攝
廉江石嶺鎮沙塘工業園的一家電器公司忙碌的生產線。記者李忠 攝
經濟活
走入雷州南興鎮梅田村“稻稻+”產業園,陣陣清脆的縫紉機聲從鄉村振興制衣廠內傳來。近年來,南興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緊抓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機遇,依托本地人力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政策和鼓勵鄉賢回鄉置業等模式,在所轄農村因地制宜引入一批中小微型制衣廠,引導大批青年婦女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車”出超億元產值,激發鎮村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雷州龍門鎮立足資源優勢,深入挖掘鎮村特色,圍繞圩鎮建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建機制、樹典型、聚合力,提高群眾參與度,共同推動鎮區建設向著更高水平邁進。
走進吳川市黃坡鎮林屋村,綠樹掩映間,機械廠內工人們忙碌不輟,校園里書聲瑯瑯。林屋人正憑借著勤勞和朝氣,繪制出一幅幅展現村強民富、產業興旺的和美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林屋村依托龍頭產業的蓬勃發展,持續深耕工業興村精神文化內涵,積極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強基建重教育,使鄉村發展再上新臺階,摘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十大魅力鄉村”等榮譽。日前,林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單。
林屋村與機械廠先后為村民和工人提供120多期技術培訓,其中,獲得工程師專業技術職稱9人,獲得助理工程師專業技術職稱16人,獲得機械技術員專業技術職稱28人,獲得特種設備焊工等各類技術證書260多人,每年勞務輸出收入600多萬元。林屋村先后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幼兒園2所、小學共3所,初中和職業高級中學1所。
步入坡頭區坡頭鎮伏波村,村居布局整齊、外墻精致而美觀,一條飄著“三色彩帶”的瀝青路蜿蜒穿村而過。道路上,貨車穿梭往來,兩側工廠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在生產流水線上操作著,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繁榮與活力。
近年來,伏波村依托優越的交通區位因素和產業基礎,積極引進和興辦企業,走上工業興村之路。為了進一步激活村莊的經濟活力,伏波村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規模化經營。伏波村村集體年均收入超百萬元。
當前,伏波村正全力打造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微景觀點綴廉江急水村風貌。記者張鋒鋒 攝
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吸引眾多游人前來游玩。記者殷翊展 攝
旅游旺
在東經109°,北緯20°的滘尾角,燈樓角燈塔矗立,瓊州海峽與北部灣的海水在不遠處相擁,締造曼妙的合水線。毗鄰海岸,千年古鹽田靜臥于畔,漁村里,“珊瑚房”彰顯蓬勃生機……坐落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角尾鄉許家寮村,有著令人向往的自然地理、文旅資源。
近年來,許家寮村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推進基層治理,緊抓“紅色革命村莊”發展定位,通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村莊景觀化建設,實現了美麗蝶變。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許家寮村實現文明村莊煥新顏,紅色文旅助綻放。
依托“百千萬工程”實施契機,今年以來,雷州市沈塘鎮處井村積極構建鄉村旅游服務機制,以文塑旅,成功打造“網紅房車村”,開啟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近日,該村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清晨,步行于紅樹林棧道,太陽從天際線緩緩升起,金光灑滿樹林,喚醒林間百鳥。傍晚時分,騎行環島路,余暉映照下,頭戴草帽的漁民手持釘耙,肩挑趕海漁貨,從遠處緩緩走來,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漁村畫卷——特呈島村,近年來成為游客感受傳統漁村氣息、赤腳踏沙享受趕海樂趣的熱門去處。
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特呈島村堅持產業振興與風貌提升“雙輪”驅動,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旅項目升級建設,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將打造“升級版”全域旅游海島與現代化嶺南新鄉村培育緊密結合。近年來,先后獲評“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村”“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省濱海旅游示范基地”等稱號,2023年獲評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廉江市良垌鎮象路村里千畝茶園綠意盎然,游人如織。近年來,象路村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產業優勢,以茶為媒、以果為業,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鄉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去年,該村被評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隨著“品質游”“松弛感”“特色體驗”等旅游需求流行,擁有著豐富文化旅游資源的遂溪縣江洪鎮在各網絡平臺上熱度不斷攀升,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體驗這份來自北部灣濱海小鎮的獨特魅力與風情。
近年來,遂溪縣江洪鎮深入實施遂溪縣“1+3+6”行動計劃,逐步構建旅游度假產品體系,通過深挖濱海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以節為媒、以文塑旅,著力建設配套完善的濱海旅游風情小鎮、休閑漁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充分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效應,賦能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
遂溪縣楊柑鎮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獨特優勢,以生態保護、“紅色+古色+原生態海域+特色足球小鎮+火龍果”五合一鄉村旅游,打造以建設“多彩”楊柑為核心內容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促進大文旅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助力鎮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吳川黃坡鎮林屋村村容整潔環境美。 記者張鋒鋒 攝
雷州龍門鎮美麗客廳。 記者李忠 攝
村莊美
雷州市北和鎮強化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打造美麗興旺新城鎮、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近年來,該鎮格內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力推動了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特色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港南大堤旁,紅樹林連綿不絕,群鳥翩然飛翔;漫步鄉道,遠處的水稻田傳來陣陣清香、荔枝林枝干遒勁、生態菜園整潔有序;穿村而過的疏港大道北側,木蘭“農創谷”項目建設正熱火朝天推進……走進霞山區友誼街道北月村,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霞山區北月村依托連片土地資源、農業種植良好發展基礎,堅持黨建引領,全局謀劃布局實施一批重點產業項目,高水平建設“三產”融合發展示范村,推動村莊富民興村產業培育及農文旅價值提升,高質量打造霞山區“百千萬工程”典型樣板間和成果展示廳。近年來,先后獲評“湛江市最美麗村莊”“湛江市生態文明村”“廣東省衛生村”等稱號,2023年獲評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近年來,赤坎區豐厚村以“紅”為魂,造“綠”賦能,農文旅融合打造城市的“詩和遠方”。豐厚村積極搶抓“百千萬工程”實施機遇,以抓好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帶重要節點村建設契機,立足紅色革命資源和綠色田園資源稟賦優勢,進一步豐富業態,著力打造具有濃郁紅色革命文化氛圍、宜居宜業宜游“紅色+生態”美麗鄉村,先后獲評“湛江市最美村莊”“湛江市生態文明村”和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遂溪電商產業園,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記者歐陽澤 攝
廉江安鋪鎮騎樓街。記者歐陽澤 攝
民風淳
走進麻章區太平鎮甘園村,村民在參天古榕樹下或乘涼閑談、或精心編織蒲草,寬敞整潔的巷道旁農房排列有序,小菜園里綠意盎然,鄉村文化建設主題多彩墻繪與藍天相襯。這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風治理彰顯成效,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甘園村緊緊圍繞“以鄉風文明及社會幫扶建設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目標,依托“百千萬工程”實施契機,進一步挖掘村莊特色資源和民俗文化,推動村莊基礎設施、村容村貌進一步改善和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赤坎區金田村深入實施示范創建、風貌提升、共同富裕及鄉村文明提升“四大工程”,全面提升綜合服務功能,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助力特色產業提質升級和本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該村入選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