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遺文化”塑造“美麗庭院”。通訊員 供圖
近日,記者走進廉江市良垌鎮新華村,看見不少村民將自家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條,在各種植物花卉的裝點下,形成了一道風景線。
農家小院是鄉村的“細胞”,家家戶戶的美麗庭院為鄉村振興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近年來,新華村堅持黨建引領,以“庭院美”為基礎,以“傳承非遺文化”為目標,深入挖掘特色,提升庭院文化內涵,同時調動廣大村民群眾參與共建綠美家園行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庭院“小美”匯聚成鄉村“大美”。
梁生是“舞鷹雄”的傳承人之一,也是村里“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的號召者、躬行者。為建設特色鮮明的美麗庭院,在良垌鎮的指導下,將舞鷹雄元素融入庭院設計中,在入戶庭院處設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舞鷹雄”展示區,庭院正面坐落著“鷹”“雄”“大肚佛”和“猴子”四種表演道具模型,側面設計劃分出一塊空地用以日?!拔楮椥邸北硌輬龅?,庭院四周則是采用竹子制作而成的花壇,里面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草植物,遠遠來看,院落動靜結合,讓來往群眾不僅可以直觀認識“舞鷹雄”的歷史文化淵源,也能品味到非遺表演的精湛技藝。
“良垌鎮竹園舞鷹雄起源于清末民初,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技藝。這兩年,我們村學習這項藝術的年輕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绷荷χf道,他把院子設計“舞鷹雄”主題,將“美麗庭院”創建與“非遺文化傳承”相結合,不僅自己住著也舒服,也可以讓來往群眾感受到我們本地的獨特文化,一舉兩得。
據悉,廉江市良垌鎮竹園村舞鷹雄以武術為基礎,模仿鷹、雄嬉戲相斗的情景,主要套路有醒鷹雄;鷹、雄格斗四門;采地青和采天青。采天青時,鷹“飛”上將近6米高的木桿頂端,是“舞鷹雄”最精彩部分。人們相信鷹、雄能扶正祛邪,有喜報平安,迎祥納福之意。2006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一批省級非遺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截止9月,良垌鎮“美麗庭院”總任務數1530戶,累計完成數1474戶,完成率達96.33%。下一步,良垌鎮將持續把“非遺文化”“巾幗志愿”等元素融入庭院建設中,促進家風、鄉風的提升,拓展延伸“美麗庭院”文化內涵,讓“美麗庭院”既有“顏值”又有“內涵”,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