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影響,我市徐聞、雷州、赤坎等地部分供電線路受損停電。供電搶修隊晝夜奮戰,緊急搶修受損線路,希望盡早保障群眾用電正常。(據10月7日《湛江日報》)
從徐聞夜空下的無人機“燈塔”,到雷州積水里消防與電力人的協同轉運,再到赤坎風雨中黨員骨干帶頭的連夜排查,這些奮戰在一線的身影,用“堅持”書寫著責任,用“堅守”點亮了希望,生動詮釋了“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就在前方”的深刻內涵。
堅持,是面對困境時“啃硬骨頭”的無畏勇氣。在徐聞縣和安鎮,兩根斷裂的電桿讓導線繃緊如弦,大風大雨更讓拆線作業風險陡增,可南方電網搶修隊沒有退縮——調吊車、派高空作業車,在系留照明無人機的“目光”下,他們與惡劣天氣對抗,直至清晨完成斷桿移除,讓道路恢復通行、供電搶修邁出關鍵一步。困難如巨石擋路,堅持便是撬動巨石的杠桿。搶修隊員們深知,每多堅持一分鐘,群眾恢復用電的希望就多一分;每攻克一個難點,通往光明的道路就少一處阻礙。這種“不怕難、敢攻堅”的堅持,是電力人刻在骨子里的擔當,更是災害面前守護民生的底氣。
堅持,是心系群眾時“不讓一人掉隊”的溫情守護。當雷州唐家鎮斑鳩坡村被積水圍困,常規搶修設備無法抵達時,電力部門與消防救援部門迅速聯動:消防隊員駕著車輛探路標記障礙,一次次將搶修人員與工具平穩送抵故障臺區;搶修人員爭分奪秒接線合閘,只為讓村民的團圓飯能伴著燈光上桌。當村民隔著窗戶揮手致謝,當“電燈亮了”的歡呼響起,這份堅持便有了最溫暖的注腳——它不是孤立的奮戰,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實踐,是用責任與溫情織就的民生保障網。
堅持,是協同作戰時“攥指成拳”的強大合力。赤坎區的搶修現場,是多方聯動的縮影:信息組24小時緊盯數據精準研判,運維組帶著應急設備奔赴一線,黨員骨干組成的隊伍頂著風雨排查故障。當“南方路變壓器被大樹壓倒”的訊息傳來,各環節快速響應、高效配合,從接警到隔離故障,再到恢復供電,每一步都凝聚著“一盤棋”的智慧。災害面前,沒有單打獨斗的英雄,只有協同作戰的集體。供電部門的專業、消防隊伍的支援、群眾的及時反饋,如同無數股力量擰成的繩索,拉著民生保障的大船沖破風雨,而“堅持”就是這根繩索的核心韌性,讓各方力量在持續作戰中釋放出最大效能。
風雨終會過去,曙光必然到來。湛江的供電搶修戰場,是無數抗災一線的縮影——那些徹夜未眠的身影、那些濕透衣背的工裝、那些點亮黑夜的燈光,都在訴說著“堅持”的意義。它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心中有責任、肩上有擔當,只要眾人同心、持續奮戰,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沒有攻不下的關。當前,災后恢復工作仍在推進,更多“堅持”的故事還在續寫,而我們堅信,只要這份堅持不停歇,勝利的曙光就會更快照亮每一個角落,溫暖每一顆心。